[发明专利]磨削钛合金用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3808.4 | 申请日: | 2013-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宏;武卫杰;朱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D3/14 | 分类号: | B24D3/14;C04B35/583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钛合金 陶瓷 结合 立方 氮化 硼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磨削加工工具的,尤其涉及钛合金磨削加工用的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CBN)砂轮。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常温、高温下均具有较高的强度)、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好、可与复合材料结构匹配、高韧性、无磁等优点,目前已在航空、航天、核能、舰船、兵器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其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的军事水平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对钛合金而言,加工性差、加工效率低已成为阻碍其广泛推广应用的的主要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钛合金零件对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并不太高,多数只需要精车即可满足要求。随着科技发展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对钛合金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某些飞机零件必须经过磨削加工工序才能满足要求,但钛合金的磨削加工性能很差,磨削时主要存在难题有: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砂轮粘附严重;磨削过程中变形复杂,形成层叠状挤裂切屑;化学活性高,磨削过程中表面容易形成硬脆表层;磨削质量不易控制等。
近几十年来,针对钛合金在磨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钛合金的磨削机制、磨削工艺以及磨具的制备等方面。就磨削工艺而言,主要有超高速磨削、高效深磨、强冷磨削等。就磨具的制备而言,由于CBN磨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较小的磨削力和较低的磨削温度,以及对铁族元素的化学惰性,可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完整性,特别适合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磨削加工。此外,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具有刚性好、磨削锋利、气孔率可调,结合剂与磨料的结合强度高,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钛合金在磨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用于磨削钛合金的磨具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热导率高、自锐性好、磨削效率高、磨削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磨削成本低的磨削钛合金用的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使其更好地适用于钛合金磨削加工的需要,有效地解决钛合金磨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磨削钛合金用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由基体、砂轮块和粘结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块为立方氮化硼砂轮块,即工作层,其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0~80%立方氮化硼磨料,0~30%碳化硅,14~35%陶瓷结合剂,6%临时粘结剂;
所述陶瓷结合剂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5%B2O3,8~15%Al2O3,46~60%SiO2,2~8%Li2O,2~10%Na2O,2~10%ZnO,2~10%AlN;
所述临时粘结剂为糊精液或者水玻璃。
所述立方氮化硼磨料与碳化硅磨料的粒度一致,均为80/100-325/400目。
所述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低于700°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钛合金磨削加工用的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有效解决钛合金在磨削过程中出现的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砂轮粘附严重等问题。该砂轮具有热导率高、自锐性好、磨削效率高、磨削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磨削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方氮化硼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l——CBN砂轮块 2——粘结层
3——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采用常规的化工原料和常规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陶瓷结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