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3139.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马绍英;周文政;李唯;张真;刘媛;张品南;刘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顺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9/21 | 分类号: | C07C39/21;C07C37/70;C07D311/62;C11B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藜芦 醇和 花青素 联合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葡萄皮渣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基本上是单一活性物质的提取,提取方法较多,大都是用运现代生物技术萃取方法,但均无法进行多种活性物质的联合提取,原料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该方法提取设备昂贵、设备的精度要求高、且提取率低、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无法进行联合提取。
酶法提取:提取率高,但提取成本昂贵、经济效益不高、方法复杂、同时也达不到联合提取的目的。
超声波法提取:是一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辅助方法,其目的是在有机溶剂提取前,对材料进行超声波处理,已达到提高产率的作用。而该方法需要附加一个超声波流程工艺,这在工厂化生产中是很难实现的,同时它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葡萄籽油的提取:将自然风干的葡萄籽用甲醇按1 g:2~10 ml的料液质量体积比在20~40℃的温度条件下提取1~3次,每次0.5~4h,分别得到粗葡萄籽油和沉淀物A;所述粗葡萄籽油流经食用油脱色白土OBT-40G柱脱色后,即得葡萄籽油;
⑵白藜芦醇的提取:所述沉淀物A用乙酸乙酯按1 g:5~30 ml的料液质量体积比在20~35℃的温度条件下提取1~4次,每次2~12h,分别得到白藜芦醇粗品和沉淀物B;所述白藜芦醇粗品按常规工艺经萃取、浓缩、过柱、烘干得到白藜芦醇;
⑶原花青素的提取:所述沉淀物B用质量浓度为70%的酒精按1 g:2~20ml的料液质量体积比在45~65℃的温度条件下提取2~4次,每次2~4h,分别得到原花青素粗品和沉淀物C;所述原花青素粗品按常规工艺经过柱、烘干得到原花青素。
所述步骤⑵中的萃取、浓缩、过柱工艺是指白藜芦醇粗品经2~4次加等量体积的蒸馏水萃取,得到水相A和乙酸乙酯有机相A,经分液后乙酸乙酯有机相A在50℃浓缩至无乙酸乙酯滴出膏状体A;该膏状体A中依次加入等量的体积比为1:1的蒸馏水-石油醚2~4次进行溶解,得到水相B和石油醚相;水相B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有机相B,该乙酸乙酯有机相B在50℃浓缩至无乙酸乙酯滴出膏状体B;该膏状体B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溶解,得到乙醇溶解液;乙醇溶解液以2~3mL/min流速上HPD-100大孔树脂柱,上柱后以4~6倍于树脂质量的蒸馏水冲洗,弃去冲洗液,再用质量浓度为90%且2~4倍于树脂质量的乙醇解吸,得到洗脱液A;洗脱液A于45~65℃烘干至恒重即得白藜芦醇。
所述步骤⑶中的过柱、烘干工艺是指所述原花青素粗品经过HPD-100的大孔树脂过柱,用2~4倍于树脂质量的蒸馏水冲洗,再用质量浓度为50~80%的乙醇洗脱至无色,得到洗脱液B,该洗脱液B于45~65℃烘干至恒重即得原花青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仅是对葡萄籽单提取葡萄籽油或单独提取原花青素,而本发明采用联产提取方式,可将葡萄籽中的活性成分合理逐一提取,有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2、本发明纯化工艺流程短,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联合提取,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环境污染低、适合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葡萄籽油的提取:将自然风干的葡萄籽用甲醇按1:2的料液质量体积比(g/ml)在20℃的温度条件下提取1次,每次0.5 h,分别得到粗葡萄籽油和沉淀物A;粗葡萄籽油流经食用油脱色白土OBT-40G柱脱色后,即得葡萄籽油。
该葡萄籽油经称重法测得,其提取率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顺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农业大学;甘肃顺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