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散型银粉和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2821.8 | 申请日: | 2013-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 |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C08F120/00;C08F2/48;H01B5/14;H01B1/16;H01B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银粉 薄膜 电池 导电 | ||
1.一种高分散型银粉,由高分子微球和包覆于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纳米银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聚乙烯醇经紫外光照射聚合而成,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将单体丙烯酸树脂溶于甲苯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
步骤2、加入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继续搅拌均匀;
步骤3、加入质量分数为0.6%的分散剂聚乙烯醇溶液,搅拌均匀,制得稳定的悬浮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悬浮液置于紫外灯照射下进行光聚合,制得高分子微球分散液,过滤,制备出高分子微球;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单体丙烯酸树脂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3~6,其中甲苯和丁酮的质量比为2:1;
步骤2中所述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与单体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0.005~0.05:1;
步骤3中所述的聚乙烯醇溶液与单体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0.05~0.1:1;
步骤4中所述的紫外灯照射时间为3~5分钟,紫外灯照射强度为120W/cm2;
所述的包覆于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纳米银层由硝酸银溶液、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经还原剂水合肼溶液原位合成制得,其具体制备步骤为:将所得的高分子微球配制成40%~60%的高分子微球分散液,加入2mol/L的硝酸银溶液和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升温至40℃~60℃,然后加入0.5mol/L的还原剂水合肼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0~50min,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5~6,反应完毕后,产物经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5次,烘干,制备出包覆于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纳米银层,其中硝酸银溶液与高分子微球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3:1,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高分子微球分散液的质量比为0.05~0.2:1,水合肼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比为0.1~0.5:1。
2.一种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型银粉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型银粉与玻璃粘结剂、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其中高分散型银粉与玻璃粘结剂的质量之比为5~8:1,有机溶剂与玻璃粘结剂的质量之比为0.5~0.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粘结剂为Bi2O3、ZnO、Al2O3、SiO2和TiO2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丁酮或石油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一种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将45%~54%Bi2O3、6.5%~9.5%ZnO、15%~20%Al2O3、6%~9%SiO2和7.5%~12.0%TiO2均匀混合,加热至1000℃,保温1小时,然后倒入冷水中淬火,把淬火的物料球磨2小时,出料烘干,加入权利要求1制得的高分散型银粉,加入丁酮或石油醚搅拌均匀,即得到薄膜电池用导电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未经张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28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