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1181.9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谢锡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锡云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H01B17/38;H01B19/00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 代理人: | 张放强 |
地址: | 337021 江西省萍乡市芦***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接触 网用棒形瓷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瓷绝缘子,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化铁路的普及,棒形瓷绝缘子作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支持装置之一,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棒形瓷绝缘子瓷质强度等级要求在16KN以上,强度要求在150-180Mpa。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电气化铁路比重将达到60%,即7.2万公里。棒形瓷绝缘子的用量达576万只左右。而现有棒形瓷绝缘子的瓷质强度等级一般为80-120 MPa,最好的也只有130-150 MPa,都低于15KN,机械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是气化铁路接触网使用有技术要求;现有棒形绝缘子产品的瓷体和安装座一般通过常规胶装的方式连接固定,其抗机械破坏强度的能力差,由于铁路大提速带来的震动力增加等外部原因,瓷体和安装座连接易损坏、抗机械破坏强度的能力低可能引起交流电气化铁道导电接触线支撑系统发生故障,从而降低机车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棒形瓷绝缘子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机械强度高、
稳定性好、耐机械冲击破坏强度高、耐污染能力强、维护工作量小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包括瓷体、上钢帽和下钢帽,所述上钢帽和下钢帽与圆柱形的瓷体两端均采用棱角砂和耐高温电瓷胶合剂混合作为粘合层胶装连接,所述上钢帽上设置有呈U形的抱筛压板,所述瓷体主要由20-40wt%的铝矾土、40-60wt%的粘土和10-20wt%的长石组成,先将铝矾土、粘土、长石的混合料球磨、再经去铁、榨泥、陈腐和真空练泥制成泥料,再将泥料经过仿形制坯、上釉上砂和高温烧制,再经切割胶装养护而成。
所述粘土中还可含有不少于混合料重量8%的锻烧高岭土,所述烧成后的棒形瓷绝缘子中AL2O3含量在50%以上,莫来石晶相含量达到45%以上。
所述轻质高强度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各项技术指标为:
拉伸破坏负荷≥160KN、 弯曲破坏负荷≥12KN、爬电距离:主≥1200mm
冲击耐受电压(标准雷电)≥270KV、 工频电压耐受电压≥160KV
冷热急变性/K≥150、 人工污秽耐受电压≥30KV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制造而成:将原料配料——球磨20小时——过325目筛——除铁——榨泥——粗练——陈腐——真空练泥——仿形修坯——烘干——上釉上砂——940-960℃温度下保温4小时烧成——检验——切割——探伤——胶装——养护36-48小时——检验——包装入库。
1、从棒形瓷绝缘子用坯料配方上解决的方案是:以高铝强度瓷为瓷体的基体,高铝莫来石为主晶相,并利用预压应力和粒子弥散增强效果,提升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通过科学配方和烧成控制,以在瓷体中获得更多的网状莫来石相,且其晶粒大少成一定比例级配,均匀分布。根据莫来石相结晶过程特点,有不以其结晶介质为转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能促使结晶继续发育的细微晶核;第二阶段,此晶核进一步发育,熔体中AI3+和Si4+离子的过饱和度,是促使莫为石晶核进一步发育的条件。随着熔体中AI3+和Si4+离子浓度的增加,晶核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提高这两种离子在熔体中的过饱和程度,我们把配料组分中的部分原料,代以一定量的煅烧过的高岭土。必须为在介稳玻璃相中产生莫来石晶核而激发相应能量,它取决于n质点的数量,其中包括形成莫来石晶核的硅和铝离子的浓度。在某些n值和温度下,使莫来石晶核达到所需大少之后,开始自然发育,形成晶体,强有力地结合成新的质点。本系列产品以高铝低硅为基础配方,经烧成后以高铝莫来石为言主体晶相;利用预压应力和粒子弥散增强机理,增强裹釉砂新工艺,以显著提高瓷绝缘子的理化性能;采用滴水伞下带棱的伞裙结构增大了产品的爬电距离,并在瓷件外表面覆盖一层乳白釉,以提高绝缘伞形耐污秽性能、自洁性;选用抱筛压板和销钉相结合的安装结构,并采用振动胶装及水养护工艺,保证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锡云,未经谢锡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共振成像装置
- 下一篇:配电支路智能负荷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