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1075.0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源畴;阳万成;黄毫春;肖彬;薛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地下室 剪力 方法 | ||
1.一种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I:一体浇注成型地下室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表面的上翻剪力墙(16),并在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预埋钢筋头(2);
S2:在所述上翻剪力墙(16)的外侧砌筑砖胎膜(3),并在所述砖胎膜(3)中预埋多根连接件(4);
S4:在所述多根连接件(4)的伸出端上焊接多根止水螺杆(5);
S6:在所述多根止水螺杆(5)的延伸端上固定单侧模板(6);
S8:在所述钢筋头(2)和所述单侧模板(6)之间搭建用于从所述单侧模板(6)的内侧支撑所述单侧模板(6)的多根斜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S4之后,且在进行所述步骤S6之前,还包括步骤:
S5:在所述上翻剪力墙(16)的上方绑扎剪力墙钢筋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S8之后,还包括步骤:
S9:在所述单侧模板(6)的内侧搭建承重架(8),在所述承重架(8)上同定多根水平杆(9),所述多根水平杆(9)均一端抵设于所述单侧模板(6)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S6之后,且在进行所述步骤S8之前,还包括步骤:
S7:在基坑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砖胎膜(3)的上方绑扎剪力墙加腋部分的钢筋网,并在所述剪力墙加腋部分的钢筋网上固定用以连接所述单侧模板(6)的对拉螺杆(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S2之后,且在进行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步骤:
S3:对所述砖胎膜(3)进行防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01:采用水泥砂浆对所述砖胎膜(3)的内侧表面进行抹灰;
S302.在所述砖胎膜(3)的内侧表面上铺设防水卷材(11);
S304:在所述连接件(4)伸出所述砖胎膜(3)处设置止水片(12)和止水环(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S302之后,且在进行所述步骤S304之前,所述步骤S3还包括步骤:
S303:在所述防水卷材(11)的表面加设防水卷材附加层(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连接件(4)为钢筋,所述多根连接件(4)预埋入所述砖胎膜(3)内的一端呈“T”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连接件(4)在所述砖胎膜(3)的高度方向上呈阵列式间隔分布,且所述阵列中,相邻的两根连接件(4)的水平间距及垂直间距为300mm~4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坑地下室加腋剪力墙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8中,搭建所述斜撑(7)之前,在所述钢筋头(2)上焊接钢管(14),然后通过旋转扣件将所述钢管(14)与所述斜撑(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0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土机具用卡环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控溅射设备及其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