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电子耳蜗功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0936.3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东;孙增军;许长建;王振;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电子 耳蜗 功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医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电子耳蜗功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科技的发展,医疗电子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工耳蜗技术作为一项集微电子、微机械、微加工等高精尖科技的科学成果,成为引领医疗电子发展的领头羊。人工耳蜗技术作为造福千万耳聋患者的有效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各界的注意和重视。截止2010年初,全世界有十几万聋人使用了人工耳蜗,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在我国开展已经开始于1995年,随着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开展,病例数量的增加,适应症范围的扩大,一些特殊适应症的耳聋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使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大。现今,人工耳蜗植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子耳蜗装置的性能,方便患者长期使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显现。
人工耳蜗采用的是无线射频通信原理实现体外语音处理器与植入装置交互,无线耦合方式对耦合线圈材质、尺寸、耦合距离以及功耗等参数要求苛刻。尤其是语音处理器的发射功耗对于便携式产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参数。传统的电子耳蜗装置都是在降低体外机芯片电压,减小发射幅度以及降低语音处理芯片功耗方面进行优化。由于植入患者头皮的厚度不同,即便同一个人不同年龄或不同体质手术愈合前后头皮厚度都会不相同,这些差异都会导致耦合距离的不同,影响发射效率,造成功耗损失。
目前,由于耳聋患者的皮肤厚度不同,人工耳蜗植入装置要求能够在2~10毫米耦合距离下都能保持正常工作。但是,因为受天线线圈半径影响,人工耳蜗植入装置的发射效率受耦合距离影响很大,实际上不能保证在不同耦合距离下都能够保持最优的耦合效率,从而导致便携式体外语音处理器一次充电有效工作时间不长。
现有技术的RF发射装置都是固定发射强度,通过调节接收距离以及线圈尺寸来达到最佳耦合。这种耦合方式对于电子耳蜗系统来说会造成功耗的浪费,电磁场强度又会对植入者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降低电子耳蜗功耗的方法,根据不同受体和利用自适应功能精确控制体外发射芯片的输出功率,实现输出功率可调,优化系统设置,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系统性能,减少无用功率,使便携式体外言语处理器一次充电使用时间延长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0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肺炎克雷伯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 下一篇:一种电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