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食菇菊禽蛋药膳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20425.1 申请日: 2013-04-09
公开(公告)号: CN103169066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杨剑婷;鲍士宝;李先保;吴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3L1/28 分类号: A23L1/28;A23L1/32;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1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即食 禽蛋 药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即食菇菊禽蛋药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药膳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集养生、治病于一体的特色饮食,已具有5千多年的历史,并逐渐走向世界,为人们广泛接受。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的意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购买能力不断增强。药膳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它正以全新的面貌、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多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现代化学工业及制药工业的兴起,层出不穷的化学药品带给人类的毒副作用越来越严重,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方式,已是世界各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共识。因此,在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人们开始把目光从欣赏西药的“短平快”转向注重人体的整体功能协调、作用平和、毒副作用低的中医药;在保持健康的观念上,从“有病治病”转向以预防为主、养生和健体。在中华传统养生药膳中,许多药草类补品,是用来调养身心,而不是治病的,与此同时中国药膳讲究药食同源,中国医学就把食材与药材融合在一起,帮助病人重新取得身体状况平衡与协调,即通过食物疗法来治疗病人,而食疗最大的优势是有着“食”、“养”、“医”三者结合的功能。同时药膳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以使食用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其身体也得到滋补,疾病也得到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食菇菊禽蛋药膳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即食菇菊禽蛋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汤料制作:取草果4.0~4.8g,香叶5.5~6.0g,砂仁5.0~6.0g、党参8~12g、太子参8~12g、枸杞8~12g、大枣10~16g、白芷3~7g、黄芪7~13g、肉苁蓉7~12g、丁香2~6g、薏苡仁7~12g、高良姜4~6g、白豆蔻5~7g、盐25~37g,将配伍好的中草药调味料装入纱布包,加入1L水,煮制50~80min,得到汤料备用;

(2)选择鲜食用菌,需外观新鲜,剪柄,外形完整,花纹自然,菌褶整齐,无病虫害和霉烂变质,清洗干净待用;

(3)选择滁菊干花,去掉柄,花形饱满,色泽黄白纯正,冷水清洗一次后冷水浸泡30min,待用;

(4)将清洗干净的鲜食用菌放入浸泡滁菊的水中共同预煮,补充水量以浸没原料为宜,在80℃~95℃煮制15min;其中鲜食用菌与滁菊干花的质量比为10~20:1;

(5)选择新鲜的禽蛋清洗后,煮制3~8min,去壳备用;

(6)所述鲜食用菌、滁菊与禽蛋按质量比1: 1~3的比例装入蒸煮袋中,注入所述汤料,汤料的质量为鲜食用菌、滁菊质量的40~65%,真空包装后于100~130℃杀菌30~60min;所述真空包装袋冷却后即为成品。

作为优选,汤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草果4.2g,香叶5.7g,砂仁5.3g、党参10g、太子参10g、枸杞10g、大枣15g、白芷5g、黄芪10g、肉苁蓉10g、丁香4g、薏苡仁10g、高良姜5g、白豆蔻6g、盐30g,将配伍好的中草药调味料装入纱布包,加入1L水,大火煮制20min后入砂锅小火微沸40min。

作为进一步优选,食用菌包括香菇、平菇。

另一个优选是,禽蛋包括鸡蛋、鹌鹑蛋。

蘑菇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等,味道鲜美滑嫩;而禽蛋味甘,性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补益气血、强身健脑、丰肌泽肤等功效。二者配合,不仅在外形上和口味上达到相互映衬的作用,在营养价值上也实现了营养互补的功效。

滁菊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疏筋活血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份挥发油、黄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硒的含量比其它菊花高8.3~50倍,在抗氧化、抗衰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较强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0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