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9292.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凌义;赵诤;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陈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中的组播业务,实现了组播数据报文从一个节点到多个节点的复制。
网络中的网元逐层转发组播数据报文,最终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组网结构,运营商边缘汇聚设备(PE-AGG,Provider Edge-Aggregation)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靠近用户的运营商边缘设备(UPE,User Provider Edge),再由UPE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数字用户线接入复接器(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进而由DSLAM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各个UE。其中,PE-AGG可以称为UPE和DSLAM的上游网元,UPE和DSLAM可以称为PE-AGG的下游网元;UPE可以称为DSLAM的上游网元,DSLAM可以称为UPE的下游网元。
然而,基于通信条件等的原因,上游网元在将组播数据报文转发至下游网元,进而转发至UE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组播数据报文的丢包。然而,现有技术中未公开如何实现组播业务中组播数据报文丢包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检测出各个网元是否发生组播数据报文的丢包。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布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组播组标识、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所述第一网元是第二网元的上游网元;
所述第一网元在所述起始时间至所述终止时间内统计所述第一网元本地接收到的指定组播数据报文的第一数量;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是指所述组播组标识指示的组播组中的组播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布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数量。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报文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布本地的时间参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布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组播组标识、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所述第一网元是第二网元的上游网元;
所述第二网元在所述起始时间至所述终止时间内统计所述第二网元本地接收到的指定组播数据报文的第二数量;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是指所述组播组标识指示的组播组中的组播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布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中携带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的第一数量;
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网元本地接收到的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是否发生丢包。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本地接收到的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是否发生丢包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是否不小于差值阈值;
如果所述差值不小于差值阈值,确定所述第二网元本地接收到的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发生丢包;
如果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所述第二网元本地接收到的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未发生丢包。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布的时间参数,根据所述时间参数进行时钟校准。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确定本地接收到的所述指定组播数据报文发生丢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上报所述组播组标识和所述第二网元的网桥地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元发布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组播组标识、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