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19129.X | 申请日: | 2013-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宁;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修正 摆线 齿轮 动轮 | ||
1.一种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齿圈(1)、行星轮(2)、中心轮(3);行星轮(2)安装在内齿圈(1)与中心轮(3)之间,行星轮(2)包括修正外摆线Ⅰ(8)、修正内摆线Ⅰ(9)、节圆Ⅰ(6);中心轮(3)包括修正外摆线Ⅱ(10)、修正内摆线Ⅱ(11)、节圆Ⅱ(7);内齿圈(1)包括修正外摆线Ⅲ(13)、修正内摆线Ⅲ(14)、节圆Ⅲ(12);行星轮(2)的修正内摆线Ⅰ(9)与中心轮(3)的修正外摆线Ⅱ(10)凹凸啮合,中心轮(3)的修正内摆线Ⅱ(11)与行星轮(2)的修正外摆线Ⅰ(8)凹凸啮合,行星轮(2)的修正内摆线Ⅰ(9)与内齿圈(1)的修正外摆线Ⅲ(13)凹凸啮合,内齿圈(1)的修正内摆线Ⅲ(14)与行星轮(2)的修正外摆线Ⅰ(8)凹凸啮合,行星轮(2)的节圆Ⅰ(6)与中心轮(3)的节圆Ⅱ(7)在行星轮(2)与中心轮(3)啮合处接触,行星轮(2)的节圆Ⅰ(6)与内齿圈(1)的节圆Ⅲ(12)在行星轮(2)与内齿圈(1)啮合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外摆线Ⅰ(8)、修正内摆线Ⅰ(9)、修正外摆线Ⅱ(10)、修正内摆线Ⅱ(11)、修正外摆线Ⅲ(13)、修正内摆线Ⅲ(14)均为半径相等的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1)与中心轮(3)为主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1)与中心轮(3)的回转中心轴线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2)公转的回转轴线为内齿圈(1)和中心轮(3)的共同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差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1)与中心轮(3)之间安装有多个行星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1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挡瓦
- 下一篇:一种提高铝电解电容用中高压阳极铝箔化成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