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的自动驾驶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19124.7 | 申请日: | 2013-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梅涛;张卫忠;梁华为;李碧春;黄健;徐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自动 驾驶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车辆的自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驾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驾驶执行机构包括转向执行机构、制动执行机构、油门执行机构和档位执行机构;
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包括直流伺服电机(2),直流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着行星齿轮减速器(3),行星齿轮减速器(3)的输出端连接着小带轮轴(4)的一端,小带轮轴(4)的另一端上依次连接着干式电磁离合器(5)和小带轮(6);与小带轮轴(4)平行设有大带轮轴(9),大带轮轴(9)的一端上设在大带轮(8),大带轮轴(9)的另一端为连接盘,连接盘上均布连接着三根方向盘夹杆(10),每根方向盘夹杆(10)的外端为倒U形开口端,U形的夹块与倒U形开口端配合连接,使用时,所述夹块和方向盘夹杆(10)的倒U形开口端配合卡扣在方向盘的环杆上;大带轮(8)和小带轮(6)上跨设着同步带(7);所述直流伺服电机(2)上设有转向编码器(1);
所述制动执行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直流伺服电机(23)和制动滚珠丝杠(26),制动直流伺服电机(23)上设有制动编码器(20);
所述油门执行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着油门直流伺服电机(24)和油门滚珠丝杠(27),油门直流伺服电机(24)上设有油门编码器(21);
所述档位执行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着档位直流伺服电机(25)和档位滚珠丝杠(28),档位直流伺服电机(25)上设有档位编码器(22);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解码器(38)、串行通信单元(39)、单片机(37)、CAN接口(43)、数据存储单元(42)、复位电路(41)和电源转化单元(40);控制单元15通过轮速传感器和GPS分别输入当前的车速和车辆位置信息,解码器(38)与轮速传感器连接,串行通信单元(39)与GPS连接,Can接口(43)分别与转向驱动单元(16)、制动驱动单元(17),油门驱动单元(18)和档位驱动单元(19)连接;复位电路(41)实现软硬件两种模式的复位;电源转化单元(40)给单片机(37)和其他单元供电;控制单元(15)根据车速信息和车辆位置信息,以及数据存储单元(42)中的轨迹信息,实时解算出转向、制动、油门、档位的输出量,通过转向驱动单元(16)、制动驱动单元(17),油门驱动单元(18)和档位驱动单元(19)分别控制转向直流伺服电机(2)、制动直流伺服电机(23)、油门直流伺服电机(24)和档位直流伺服电机(25),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工具定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沉灰室栅格式隔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