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内腔厚度可调的流式计数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19004.7 | 申请日: | 2013-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农柳华;唐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G01N33/4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厚度 可调 计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液显微及血液显微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内腔厚度可调的流式计数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采用流式镜检方式的尿沉渣分析系统中,使用的计数池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隔玻片以及设置在隔玻片上的上玻片,其中基座和上玻片均是固定不动的,隔玻片中央开设有开口,在将基座、隔玻片和上玻片粘接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空腔,为检测内腔;在基座上开设有与检测内腔连通的孔,这些孔分别与进样管和出样管连接。检测过程为:样液经进样管进入到检测内腔中,然后静止,依靠重力的作用使细胞等有形成分沉降到下玻片上,使细胞等有形成分具有一致的显微镜物镜对焦平面(如图2所示),之后系统对下玻片上的细胞进行扫描检测,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现有计数池检测内腔的高度均是固定的,约在100~200μm,由于高度很小且不可调,在检测及清洗过程中由于样液中的结晶或大颗粒容易导致检测内腔堵塞,从而无法进行后续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检测及清洗过程中不易导致检测内腔堵塞的检测内腔厚度可调的流式计数池。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内腔厚度可调的流式计数池,包括弹簧座和置于弹簧座上的基座,其中:
所述基座的顶端固接有粘接有上玻片的上玻片支座,基座内置有粘接有下玻片的下玻片支座,该下玻片支座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下玻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块,其上还开设有进样孔,该进样孔与进样管连接;
在弹簧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盲孔,盲孔内置有弹簧;
所述的基座和弹簧座之间通过锁紧螺杆连接,此时,下玻片支座的底部压紧于弹簧座上的弹簧上,所述的上玻片和下玻片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为检测内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定位块的厚度最好不要小于样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的直径,通常定位块的厚度以10~20μm为宜。所述的定位块可以是玻璃、铜片、铁片等其它材质制成的片材,其数量以三个为宜。
所述的定位块通常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下玻片上,定位块的粘接位置通常为靠近下玻片的边缘位置。
为了使弹簧座上的弹簧顶端与下玻片支座的底部有更大的接触面,优选是将弹簧座上的盲孔开设于下玻片支座的正投影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玻片支座与基座的连接也可采用可拆卸连接,只是此时需要用锁紧螺杆将上玻片支座、基座和弹簧座三者连接起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流式计数池,将上玻片固定在上玻片支座上,而下玻片固定在基座内的下玻片支座上,在用锁紧螺杆将基座和弹簧座二者连接时,下玻片支座的底部即压紧于弹簧座上的弹簧上,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锁紧螺杆或者是通过调节进样液(或清洗液)的压力以得到下玻片内、外的压力差来实现增大或减小上、下玻片之间的距离,即实现由上、下玻片构成的检测内腔的厚度可调的目的,进而实现在检测及清洗过程中不易导致检测内腔堵塞的目的。另外,在检测时调整检测内腔的厚度,使之处于最小的厚度,在样液充满整个检测内腔后,样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就相当于固定在显微镜的对焦层面上,此时样液虽然在流动,但对于显微镜来说,是不影响进行清晰检测计数的,因此,相当于能够实现样品的快速定位;而在将检测内腔的厚度增大后,特别有利于清洗,可有效避免检测内腔堵塞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计数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样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沉降在下玻片上进行显微镜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剖示图;
图5为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对样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进行显微镜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上玻片;2隔玻片;3基座;4进样管;5出样管;6显微镜;7光源;8上玻片支座;9下玻片;10定位块;11下玻片支座;12“O”型密封圈;13弹簧座;14弹簧;15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计数池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基座3,设置在基座3上的隔玻片2以及设置在隔玻片2上的上玻片1,其中基座3和上玻片1均是固定不动的,隔玻片2中央开设有开口,在将基座3、隔玻片2和上玻片1粘接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空腔,为检测内腔;在基座3上开设有与检测内腔连通的孔,这些孔分别与进样管4和出样管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