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输入方法编辑器的类型的终端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8700.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输入 方法 编辑器 类型 终端 | ||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确定可用于信息输入的输入方法编辑器的类型的终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网络浏览期间,当用户将焦点集于网络浏览器上的等待信息输入的输入栏(input field)时,检测到该焦点并显示可能是虚拟软键盘的输入方法编辑器(IME:Input Method Editor)。在一示例中,焦点可通过触摸或点击目标输入栏来提供。
这里,至少部分由于具有使网络浏览成为可能的网络浏览器的移动装置的特性,屏幕的大小受到限制,因而虚拟键盘可能不能够在单个画面上显示可能可用的各种类型的字符,这些字符可以包括韩语、英语、数字等。因此,输入方法编辑器被设置为显示单个字符类型或字符类型。在终端上显示这种输入方法编辑器的处理如下所述。
当用户执行网络浏览器并且用户将光标放置在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特定输入栏上时,网络浏览器识别光标相对于输入栏的焦点或位置,并且显示IME以接收用户输入。这里,显示的IME可以设置为具有包括特定类型字符(即,韩语、英语、数字或特殊字符)的构造的键盘形式。
这里,在识别了输入栏上的焦点之后,网络浏览器在规定了输入栏的代码中接收和读取输入栏的输入类型。可以按照定义了对应的输入栏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格式提供代码。网络浏览器使用该代码来分析定义的输入类型。
在分析了输入栏的输入类型之后,网络浏览器与输入栏的输入类型相对应地检索在移动装置的操作系统(OS)中使用的输入类型,与检索的输入类型相对应地设置IME的字符类型以进行显示。因此,设置好的IME在用户界面(UI)上显示为软键盘。
在当前的技术中,当在移动装置的网络浏览期间在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栏中输入信息时,如果相应的网页的网络设计者在HTML代码上对输入类型做出规定,使得在相应的输入栏中输入特定字符类型,则IME被设置为规定的字符类型,并且在IME被显示时按照默认设置来显示。
然而,当在当前的移动装置上的网络浏览期间显示输入栏时,一个或更多个输入类型被设置为作为默认值的“TEXT(文本)”输入类型。这种输入类型的原因是网页通常是基于在个人计算机(PC)上进行网络浏览而设计的。在PC上,由于键盘通常是由双手使用的,因而可以简单地在韩语、英语和数字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可以同时在单个键盘上输入字符和数字。因此,网页设计者可以不考虑输入栏的输入类型。
因此,当用户在韩国使用移动装置进行网络浏览并且该移动终端上提供的网络浏览器上进行输入时,虚拟键盘可能被默认地设置为韩语并在UI上显示,韩语就成为IME的默认字符类型,与“TEXT”的默认输入类型相对应。然而,在网络浏览期间,用户可能输入标识(ID)信息、密码、搜索项、数量/数字输入等。因此,如果必须输入不同于韩语的字符,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用户必须操纵相应的IME来将IME改变为不同的字符类型并接着开始输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确定可用于信息输入的输入方法编辑器的类型的终端和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进行阐述,并且将从描述中部分地显现,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确定终端中的输入方法编辑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在所述终端上显示的输入栏上的焦点;分析所述输入栏的信息;确定所述输入栏的字符类型;与所确定的字符类型相对应地设置输入方法编辑器;以及输出所设置的输入方法编辑器。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输入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输入栏上的焦点;以及输入方法编辑器提供单元。所述输入方法编辑器提供单元包括:信息分析单元,其用于分析所述输入栏的信息;输入方法编辑器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所述输入栏的字符类型;数据库单元,其用于存储与对应于所述输入栏的所述字符类型有关的数据;以及输入方法编辑器输出单元,其用于输出与所确定的字符类型相对应的所述输入方法编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泰株式会社,未经泛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