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588.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芮明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拓锐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3/07 | 分类号: | C09D183/07;C09D183/06;C09D7/12;C09D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硅烷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处理剂,尤其涉及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成熟,传统的磷酸盐转化和铬酸盐钝化表面处理技术因为污染环境、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等因素而逐渐被环保节能的硅烷化处理技术替代,但是现在的硅烷化处理大多只是单纯的依靠硅烷的成膜性能,使得硅烷溶液处理过的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的膜层,密度不均匀、有空洞、裂陷、与金属体的附着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它是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克)为:
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55、乙二胺四亚甲基叉膦酸钠2-4、聚丙烯酸钠1-3、三氯氧钒2-3、二甲基亚砜2-5、丙烯醇5-7、成膜助剂2-4、剩余的为水;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4-6、二乙二醇单丁醚3-5、丙烯酸4-6、偏硅酸钠1-2、明矾1-2、水15-20;
将上述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加入到水中,搅拌后加热至70-80℃,加入丙烯酸、偏硅酸钠,搅拌反应30-40分钟,升高温度至于90-100℃,加入二乙二醇单丁醚、明矾,搅拌反应10-20分钟,保温静置1-2小时,得所述成膜助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于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叉膦酸钠,充分搅拌;
(2)将上述三氯氧钒、二甲基亚砜混合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
(3)将上述处理后的原料混合,加入醋酸或者醋酸钠,调节PH为4-5,最后加入剩余各原料,充分搅拌后即得所述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生产的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无有害重金属离子,安全环保,与金属表面形成的硅烷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酸性、耐油性、耐油性、抗剥离性、高粘合性能,延长了金属的使用寿命,通过几种硅烷配合,增强了该处理剂的稳定性和高效粘合性,其均匀的分布在金属表面,使得金属具有高的致密性及抗离子的渗透性,加入的成膜助剂增加了硅烷吸附膜的致密度,改善了成膜质量,使得膜层具有附着力强,无空洞、裂陷,致密均匀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它是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克)为:
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55、乙二胺四亚甲基叉膦酸钠2-4、聚丙烯酸钠1-3、三氯氧钒2-3、二甲基亚砜2-5、丙烯醇5-7、成膜助剂2-4、剩余的为水;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6、二乙二醇单丁醚5、丙烯酸6、偏硅酸钠2、明矾2、水20;
将上述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加入到水中,搅拌后加热至80℃,加入丙烯酸、偏硅酸钠,搅拌反应40分钟,升高温度至于100℃,加入二乙二醇单丁醚、明矾,搅拌反应20分钟,保温静置2小时,得所述成膜助剂。
一种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于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叉膦酸钠,充分搅拌;
(2)将上述三氯氧钒、二甲基亚砜混合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
(3)将上述处理后的原料混合,加入醋酸或者醋酸钠,调节PH为5,最后加入剩余各原料,充分搅拌后即得所述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
性能测试:
耐盐雾实验:
用本发明的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处理实验钢板,进行盐雾实验80小时,漆膜表面无变化,盐雾实验150小时,钢板表面腐蚀面积为0.3%
弯曲粘性:
用本发明的耐油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处理实验钢板,将钢板对折弯曲55度,用粘性胶带剥离弯曲部分3次,在X20放大镜下检测剥离程度,结果无裂纹,保持弯曲条件下,用80-90℃的蒸汽蒸20-30℃,再次用粘性胶带剥离弯曲部分3次,在X20放大镜下检测剥离程度,结果仍无裂纹;
耐酸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拓锐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拓锐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83-00 基于由只在主链中形成含硅的、有或没有硫、氮、氧或碳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基于此种聚合物衍生物的涂料组合物
C09D183-02 .聚硅酸酯
C09D183-04 .聚硅氧烷
C09D183-10 .含有聚硅氧烷链区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C09D183-14 .其中至少两个,但不是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
C09D183-16 .其中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