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及其改进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18283.5 | 申请日: | 201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伟;汪凯;陈瑞森;郑丽昇;褚庆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波导 毫米波 带通滤波器 及其 改进 方法 | ||
1.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谐振器和四条缝隙,所述三个谐振器通过四条缝隙构成EBG结构的三阶谐振器,所述缝隙为用于实现各谐振器间电场耦合的槽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谐振器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谐振器(1)、第二谐振器(2)和第三谐振器(3),所述四条缝隙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缝隙(4)、第二缝隙(5)、第三缝隙(6)和第四缝隙(7),所述第一缝隙(4)位于第一谐振器(1)左侧,所述第二缝隙(5)位于第一谐振器(1)与第二谐振器(2)之间,所述第三缝隙(6)位于第二谐振器(2)与第三谐振器(3)之间,所述第四缝隙(7)位于第三谐振器(3)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4)、第二缝隙(5)、第三缝隙(6)和第四缝隙(7)的形状为矩形。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滤波器左或右其中一端的结构进行仿真,即该结构包括第一谐振器(1)和第一缝隙(4),或包括第三谐振器(3)和第四缝隙(7),根据第一缝隙(4)或第四缝隙(7)的两个变量缝隙宽度W1和缝隙长度H1,提取外部品质因数Q值;
2)根据步骤1)提取的Q值,与理论Q值相比较,得到与理论Q值相符合的缝隙宽度W1参数和缝隙长度H1参数;
3)对所述滤波器的左边或右边结构进行仿真,即该结构包括第一谐振器(1)、第二谐振器(2)和第二缝隙(5),或包括第二谐振器(2)、第三谐振器(3)和第三缝隙(6),根据第二缝隙(5)或第三缝隙(6)的两个变量缝隙宽度W2和缝隙长度H2,提取耦合系数K值;
4)根据步骤3)提取的K值,与理论K值相比较,得到与理论K值相符合的缝隙宽度W2参数和缝隙长度H2参数;
5)根据步骤2)得到的缝隙宽度W1参数和缝隙长度H1参数,以及步骤4)得到的缝隙宽度W2参数和缝隙长度H2参数,从而改变滤波器的整体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仿真结构的Q值提取公式如下:
其中,f0为第一谐振器(1)或第三谐振器(3)的中心频率,Δf±90°为第一谐振器(1)或第三谐振器(3)正方向90°的频率f+90°与负方向90°的频率f-90°之间的频率差,f0、f+90°和f-90°的值由缝隙宽度W1和缝隙长度H1测量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宽度W1设置的大小为40、60和80μm,缝隙长度H1设置的范围为340~46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理论Q值采用了切比雪夫原型滤波器,相对带宽FBW=0.1,阶数N=3,根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2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体声波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电机试验变频电源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