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276.5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端平;杨勇;牛栓文;王建;张进平;刘维霞;路智勇;王瑞;黄爱先;吴义志;庞丽丽;张红;胡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缓 含水 多油 层断块 油藏 干扰 三级 细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
背景技术
断块油藏是油区中重要的油藏类型,目前含水高(91.2%),新区投入少,储采失衡问题突出。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断块油藏类型多样,多油层断块油藏具有纵向上含油井段长,含油小层多,且各小层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非均质较强的地质特点,在长期合采过程中,因层间干扰,注水开发后,物性相对较好的中高渗层能量保持状况好,油井液量、含水较高。而物性相对差的中低渗层吸水状况差,能量保持水平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形成纵向上间互的剩余油富集层段,高渗层平面上受储层平面非均质、开发井网完善程度等影响,高渗层剩余油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及夹角、井间滞留区相对富集,中低渗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整体富集。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的减缓层间干扰矛盾,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方法,采用一级细分层系重组、二级细分分采分注、三级细分变密度射孔的技术思路最大限度的减缓层间干扰。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2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
在步骤2中,在进行层系重组时,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
在步骤3中,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对局部区域进行分层采油、分层注水。
在步骤4中,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以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
本发明中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采用三个层次的纵向细分,最大限度的减缓纵向层间干扰,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合分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储量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渗透率分布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吸水强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采出强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分采分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孔密与产率关系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首先对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等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合分类示意图,根据层系内含油小层储量、厚度、物性、条带宽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开展小层的渗流特征综合评价,开展类似图2中的小层分类。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