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催化还原对苯醌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16429.2 | 申请日: | 201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贵;刘业芳;陶长元;刘作华;杜军;范兴;周小霞;刘仁龙;费珊珊;李雪;左赵宏;唐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B3/04 | 分类号: | C25B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袁庆民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催化 还原 苯醌 生产 苯二酚 方法 | ||
1.一种电催化还原对苯醌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它是以对苯醌为原料,用铁粉为还原剂,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以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该方法所用铁粉是铸铁粉;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有如下步骤:
(1)在室温状态下,向装有铸铁粉的反应器内加水搅拌,得混合液;然后升温到95℃;
(2)用温度为50~70℃的热水将所述对苯醌完全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中充分混合;
其中,所述铸铁粉与对苯醌的摩尔比为1.0~2.0;
(3)将亚硫酸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充分混合,得反应液;然后在保持温度为95℃的条件下,给所述反应液通电以进行电催化作用下的还原反应;
其中,铸铁粉与亚硫酸的摩尔比为1∶0.25~1,亚硫酸相对于所述反应液的浓度为0.03~0.12 mol/L;电催化时的电压为4.0V,反应时间以还原反应不能再进行下去为度;
(4)在步骤(3)的还原反应结束后,再经固液分离、除杂得含对苯二酚的滤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催化还原对苯醌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电催化采用无隔膜电极,其阳极Pb-Ag-Ca-Sr四元合金、其阴极为不锈钢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票据信息区域自动识别和提取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植物养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