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6223.X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邱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功得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2 | 分类号: | H01H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中空 保险丝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熔丝熔断后压力有地方渲泄的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尤适于应用在保险丝或类似结构的制法。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生活几乎已完全依赖电器产品,如电视、冷气、电磁炉、烤箱等等,况且一般的工业机具也都是要以电力来驱动的。然而,电器使用虽然方便,但其是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譬如电压不稳会导致电器产品损坏、烧掉,甚至酿成无法挽救的灾害,因此,每一电器产品上均设有一保险丝,以保护每一电器产品,当电器产品受到过高的电压进入时,保险丝会先受到此高电压冲击而形成短路,使电器产品自动断电而不会直接受损,因此保险丝对于任何电气产品都是相当重要的。
现有的微型保险丝,包括有一绝缘壳体、两金属盖体,及一金属丝线,该绝缘壳体呈一长方体空心筒,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该两金属盖体则分别盖合于绝缘壳体两端的开口,该金属丝线一端焊接于金属盖体内,另一端则是抵接于另一金属盖内。
可是,此种保险丝的制造流程复杂,且构件零散,无法完全自动化生产,况且,金属盖体须具有足够的空间供金属丝线焊接,所以很难更进一步缩小尺寸,乃为其最主要的缺失。
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缺失,期能提供一种具有完全自动化生产,且可有效缩减体积的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发明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完全自动化生产的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于供一种可有效缩减体积的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是包括下列步骤:a、将熔丝设于至少二各预设有一空穴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上,第一基材供连接左边电极,第二基材供连接右边电极;b、一设有至少一导通孔与一空穴的绝缘层插设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c、于绝缘层的至少一导通孔填充导电材料,透过导电材料连接二基材的熔丝;以及d、支撑熔丝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空穴与绝缘层的空穴于组合时相互连通;借此,当熔丝熔断时,压力是能往空穴处渲泄。
其中,上所述的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步骤d中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空穴是设于熔丝中心处,且未与熔丝连接。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有效使保险丝的制程得以全面自动化。
2、透过本发明制法可以制出一能有效缩减体积的保险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a的示意图,显示熔丝设于第一基材上形成线路。
图3是本发明步骤a的示意图,显示熔丝设于第二基材上形成线路。
图4是本发明步骤b的示意图,显示绝缘层插设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
图5是本发明步骤c的示意图,显示第一基材、绝缘层及第二基材叠置,该绝缘层的导通孔填充导电材料。
图6是本发明步骤d的示意图,显示第一基材、绝缘层及第二基材叠置后形成空穴的形态。
11、第一基材
12、空穴
15、第二基材
16、空穴
21、熔丝
22、熔丝接孔
25、熔丝
26、熔丝接孔
31、绝缘层
32、导通孔
33、空穴
41、导电材料
51、基材
52、基材
61、端电极
62、端电极。
a、将熔丝设于至少二各预设有一空穴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上,第一基材供连接左边电极,第二基材供连接右边电极;
b、一设有至少一导通孔与一空穴的绝缘层插设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
c、于绝缘层的至少一导通孔填充导电材料,透过导电材料连接二基材的熔丝;以及
d、支撑熔丝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空穴与绝缘层的空穴于组合时相互连通;借此,当熔丝熔断时,压力是往空穴处渲泄的。
具体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图1,本发明垂直绕线中空保险丝的制法,是包含下列步骤:
a、将熔丝设于至少二各预设有一空穴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上,第一基材供连接左边电极,第二基材供连接右边电极;
b、一设有至少一导通孔与一空穴的绝缘层插设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功得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功得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蓄电池保险盒
- 下一篇:一种耐电弧烧蚀的开关触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