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可拆卸的组合式驱动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5407.4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亮;罗菊;张继光;魏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62 | 分类号: | E21B10/6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动力 可拆卸 组合式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键,具体是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可拆卸的组合式驱动键。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成孔作业的桩工设备,它主要利用动力头驱动钻杆,并通过钻杆传递至钻具来进行钻进。当旋挖钻机使用摩阻式钻杆时,旋挖钻机动力头依靠驱动键竖直方向的两个侧面来实现驱动钻杆正反方向回转与传递加压力。因此,驱动键竖直方向的两个侧面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被磨损成斜面,尤其是驱动钻杆正向回转的侧面磨损较快,且磨损严重,导致旋挖钻机动力头驱动键功能逐渐失效,从而影响旋挖钻机的使用性能;当旋挖钻机使用机锁式钻杆时,不仅驱动键竖直方向的两个侧面会被磨损成斜面,而且驱动键的下端加压面也会被磨损成斜面。所以,驱动键的磨损是旋挖钻机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各旋挖钻机主机生产商所设计生产的旋挖钻机动力头驱动键在原理上都是采用三件驱动键来实现对钻杆的驱动及加压;在结构形式上主要有焊接式与可拆式两种:焊接式驱动键出现磨损后,在工地现场无法快速更换,只能返厂,进行重新加工,返工成本高,周期长;可拆式驱动键虽然可以实现现场更换,但是,在使用机锁式钻杆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如果单驱动键承受加压力,驱动键的螺栓容易松动弯曲,甚至断裂,故障率高;第二,只要驱动键竖直方向的两个侧面与驱动键的下端加压面中任何一个面出现磨损,就必须拆下整个驱动键进行更换,造成更换频率高,成本大,而且由于结构空间及工地条件的限制,驱动键拆装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可拆卸的组合式驱动键,不必拆卸整个驱动键、只需拆卸磨损件进行更换、易于加工,从而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可拆卸的组合式驱动键,包括螺栓Ⅰ、防松垫圈Ⅰ、驱动套筒、螺栓Ⅱ、垫圈和导向环,导向环通过螺栓Ⅱ、垫圈装配在驱动套筒上端面,驱动套筒通过螺栓Ⅰ、防松垫圈Ⅰ与旋挖机动力头固定;还包括传递扭矩键和传递加压力键,驱动套筒内壁均匀加工三道键槽,三道键槽的中心面在圆周方向上间隔120°均布,三道键槽上均装有传递扭矩键;传递加压力键装配在驱动套筒的下端面,传递加压力键由一个圆环与三个加压键板组成,三个加压键板在圆环内壁上间隔120°均布,且三个加压键板的宽度比传递扭矩键的宽度要小15mm-20mm,传递加压力键上的三个加压键板的中心面与分别与三个传递扭矩键的中心面对齐,驱动套筒、传递扭矩键与传递加压力键形成一个相同圆截面的整体驱动键。
传递扭矩键通过螺钉Ⅰ和护套紧固。
传递加压力键由螺钉Ⅱ、防松垫圈Ⅱ安装在驱动套筒下端面。
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发明中设有传递扭矩键及传递加压力键,不必卸除整个驱动键,工作过程中如出现磨损现象,损坏的键均可独立拆卸、进行更换且更换便捷、维护成本低;驱动套筒、传递扭矩键与传递加压力键形成一个整体圆环面,能够传递且分散钻杆加压台对驱动键的反作用力,避免了单驱动键承受加压力造成驱动键的螺栓松动弯曲,甚至断裂的故障,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传递加压力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1、螺栓Ⅰ,2、防松垫圈Ⅰ,3、驱动套筒,4、螺栓Ⅱ,5、垫圈,6、导向环,7、螺钉Ⅰ,8、护套,9、传递扭矩键,10、传递加压力键,11、螺钉Ⅱ,12、防松垫圈Ⅱ,13、圆环,14、加压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5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