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不同表面特征的活性铝氧化物除氟吸附材料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037.0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平;曲久辉;巩文信;刘会娟;兰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8;C02F9/02;B01J20/08;B01J20/30;B01J2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同 表面 特征 活性 氧化物 吸附 材料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铝氧化物除氟吸附材料,特别涉及具有不同表面特征的活性铝氧化物除氟吸附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氟在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主要源于天然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岩石、矿物及土壤中氟的溶出与释放。我国存在较为普遍的地下水氟污染,除上海市以外,其余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发现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饮水性氟病。调查发现,长期饮用氟离子浓度2.0mg/L左右的井水的人群中患轻度以上氟斑牙的概率接近50%;连续饮用含氟量为5~6mg/L的地下水10年会普遍导致氟斑牙,40年则普遍发生氟骨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饮用水氟超标的覆盖人口近1亿,而有明显氟中毒症状(如氟斑牙)的人口超过3500万人。
饮用水中氟去除与控制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除氟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氧化铝吸附、电渗析、骨炭吸附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床过滤、铝盐混凝沉淀法和膜过滤等。各种技术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与使用条件,并在运行成本、使用简便性、长期运行可靠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别。总的说来,吸附法以具有高比表面积、优良机械强度的不溶性固体材料为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水中氟等污染物吸持在吸附剂表面,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氟等污染物的目的。吸附法无需复杂加药过程、简单易行,尤其适合于操作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使用。
活性氧化铝是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除氟吸附剂。活性氧化铝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羟基氧化铝(AlOOH),氢氧化铝(Al(OH)3),以及各种形态的三氧化二铝(χ-,η-,γ-,δ-,κ-,θ-,ρ-,α-Al2O3)。其中AlOOH和Al(OH)3,是由铝盐在常温下水解而得到,活性较高,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铝的氢氧化物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水和结合水,在加热过程中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不同的温度下能够生成不同晶态的氧化铝。氧化铝的良好吸附性能与其结构有关。γ-Al2O3具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单位晶胞中32个立方密堆积的氧原子,形成了16个八面体空位和8个四面体空位,共有24个空位。而氧化铝只有21又1/3个铝原子分布在这些空位上,还有2又2/3个空位。氧化铝表面第一层由氧离子构成,氧离子与第二层铝离子相结合,但是氧原子的量只有第二层铝离子的一半,因此有一半的铝离子暴露于表面,对氟离子等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氧化铝表面积较大,孔隙度高,结晶后的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氧化铝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但是,活性氧化铝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吸附容量较低导致需要频繁再生,吸附速率较慢从而需要较高的空床停留时间(EBCT)进而导致反应器过大、工程投资过高,吸附性能受pH值影响大,再生后吸附容量下降、吸附周期大幅缩短,存在铝溶出风险等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不少研究提出采用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镧和氧化铈等其它金属氧化物改性,但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等问题。优化活性氧化铝制备工艺,获得最佳的氧化铝形态是另一重要途径。Wang等人(Wang S G,Ma Y,Shi YJ,Gong WX.Defluorid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nano-scale aluminum oxide hydroxide in aqueous solution[J].J.Chem.Technol.Biotechnol,2009,84:1043-1050.)制备了纳米羟基氧化铝,其吸附容量是常规γ-Al2O3的3倍;Lee等人(Lee Grace,Chen Chao,Yang Seung-Tae,Ahn Wha-Seung.Enhanced adsorptive removal of fluoride using mesoporous alumina[J].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0,127:152-156.)研究制备了两种介孔型的氧化铝MA1和MA2,其吸附容量也得到大幅提高,且MA2吸附容量是MA1的2倍左右。研究显示,不同组成结构特性的氧化铝在比表面积、粒径、表面电荷和表面官能团等表面性质与吸附机理存在本质区别,从而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也表现出显著差别。在氧化铝除氟过程中,离子交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氟离子与OH-的交换是主要的除氟机理。因此氧化铝的离子交换能力尤其是阴离子交换能力(AEC)是氧化铝的重要指标。同时氟离子作为一个弱酸性阴离子,不同pH值下其水解和形态分布不同;氧化铝的除氟性能也受水溶液pH值影响,因此氧化铝表面的酸碱性质也会影响除氟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