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11944.1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钧;黄家宏;黄文星;黄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成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铁 载体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含:
螯合步骤,将氯化铁、至少一种螯合剂及一个载体置入溶剂中混合形成含载体的铁络合物溶液,使该铁络合物溶液中氯化铁的铁离子Fe3+与该至少一种螯合剂反应共同形成铁络合物并吸附于该载体上;
干燥步骤,将该铁络合物溶液中的该溶剂移除,获得吸附于该载体上的干燥铁络合物;及
热处理步骤,将该吸附于该载体上的干燥铁络合物进行热分解,以获得氧化铁/载体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至少一种螯合剂置入该溶剂混合前,该至少一种螯合剂预先选自于由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乙二胺、1,10-邻二氮杂菲及2,2'-联吡啶所组成的族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铁与两种螯合剂R1及R2置入该溶剂中混合,所形成的铁络合物为Fe[R1]a[R2]b[H2O]c3+,且R1相异于R2,其中(a×R1的配位数)+(b×R2的配位数)+c=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氯化铁与一种螯合剂R1置入该溶剂中混合,形成的铁络合物为Fe[R1]a[H2O]c3+,其中(a×R1的配位数)+c=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化铁、该至少一种螯合剂及为多孔性材料的该载体置入该溶剂中混合形成该含载体的铁络合物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化铁、该至少一种螯合剂及该载体置入该溶剂中混合包含,于混合过程中,持续搅拌该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铁、该至少一种螯合剂及该载体置入该溶剂后,另以超声波振荡该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超声波振荡的时间为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的铁络合物为Fe[R1]a[R2]b[H2O]c3+,且R1相异于R2,其中(a×R1的配位数)+(b×R2的配位数)=4或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的铁络合物为Fe[R1]a[H2O]c3+,其中(a×R1的配位数)=4或5。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干燥步骤于真空环境下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步骤于氮气的环境下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热处理步骤的温度为800至9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热处理步骤的时间为1至4小时。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步骤后,另将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置于氮气环境下进行冷却。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螯合步骤中,先将该氯化铁及螯合剂加入该溶剂后,再添加该载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螯合步骤中,先将该载体加入该溶剂后,再添加该氯化铁及螯合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螯合步骤中,先将该载体与无水酒精进行混合,再加入该溶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成功大学,未经国立成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9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作业工具的工程机械
- 下一篇:建筑工程井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