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0192.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邓兴梁;苗青;李保华;裴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潜山 洞穴 分层 解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和石油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行业中,把具有一定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或岩石层称为储层或储集层。碳酸盐岩的储层分为孔洞、洞穴和裂缝三种,喀斯特岩溶区因长期受到暴露侵蚀,表层的储层主要以孔洞和洞穴为主。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对储层进行准确的预测识别已经成为探井、评价井和开发井部署的必要技术手段,因此,建立一种准确的储层预测识别方法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目前,地震属性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储层预测识别方法。所谓地震属性法就是利用孔洞和洞穴所产生的地震信息(振幅、阻抗、频率等)与围岩有明显的不同,表现为“串珠”状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此特性,优选地震属性,对孔洞和洞穴型储层进行预测识别。以轮古油田为例,对“串珠”识别最有效的是均方根振幅属性,其公式表示为:
其中:RMS为均方根振幅值,无量纲;N为计算时窗内的采样点数;a为采样点的振幅值,无量纲;i为计算时窗内采样点的序号;
对地震振幅属性进行准确刻画以后,结合轮古油田储层的发育特征,沿潜山顶面向下分时窗提属性,并对“串珠”进行分类:潜山面以下20ms以内发育的“串珠”认为是浅“串珠”,20-70ms内发育的“串珠”认为是深“串珠”。油气主要分布于浅“串珠”所代表的储层中,而深“串珠”所代表的储层因其构造位置较低,以含水为主。
地震属性法一般用于易于识别的大型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的预测,由于易 于理解,操作简单,对储层的识别精度较高等特点,在油田的早期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地震属性法预测储层至少存在以下问题:①不适合油田中后期的开发: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时,寻找大型溶洞的难度越来越大,主要以寻找小型的洞穴和孔洞为主,而这些储层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这样在地震属性上定义储层的阈值就不好选取;②未考虑地貌特征对储层的影响:地震属性法单纯的认为只要发育于潜山面以下20ms以内的储层均有油气分布,而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区,残丘与沟谷纵横交错,地形复杂,采用地震属性法对该地区的储层进行预测,不利于储层的发现,也不利于储层评价和目标优选;③未考虑洞穴成因的影响:在潜山岩溶区,洞穴系统的发育主要受潜流面、岩性和裂缝体系的控制。例如典型的碳酸盐岩溶区轮古潜山经过两亿年的成岩作用,经历了多期次的海平面升降变化,洞穴系统主要受潜流面控制,每期的潜流面都控制了一期洞穴层的发育。而在利用地震属性法进行储层预测时,没有考虑洞穴的成因,因此在石油中后期开发中,无法指导洞穴的连通性分析,而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井网密度加大,可钻洞穴规模越来越小,缝洞体结构愈加复杂,单井控制的储集体范围难以把握,因此新部署的钻井与老井连通的风险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一种能体现洞穴连通关系的储层预测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结合现代地质岩溶理论和地震信息,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单井洞穴层的划分:首先恢复古地貌,划分洞穴层,在恢复古地貌条件下,形成区域上的洞穴层;
b)形成地震拉平数据体:将常规地震数据体拉平形成拉平数据体,恢复古地貌;
c)确定岩溶排泄基准面:在地震拉平数据体上,将单井分层标定在地震剖面上,然后将单井标志层向下漂移若干个时窗,形成可以识别的排泄基准面;
d)按排泄基准面划分洞穴:首先在地震拉平数据体上将步骤a)中形成的洞穴层进行地震尺度的合并,形成地震尺度的洞穴层,然后对地震尺度的洞穴层 进行精细解释,最后将步骤c)所述的排泄基准面上下各开一个时窗,将时窗范围内的洞穴确定为基准面控制下发育的洞穴。
具体的,所述步骤a)中划分洞穴层的方法为:将工区内单井上钻遇的多套储层(洞穴)由上至下逐一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0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底地震仪的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山岩与花岗岩浅层分界面的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