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8626.X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拓普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醇 溶剂 导电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浆料领域。
背景技术
导电浆料主要应用于薄膜开关、挠性电路等方向,随着我国丝网印刷以及柔性线路板行业的崛起,薄膜软性线路用的导电浆料的研究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对导电浆料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有产品以不同的商品名称应用于实际,在我国,导电浆料也已经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而珠江三角洲大量的薄膜开关生产厂家,就是导电浆料庞大的客户群之一,目前,环保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也都越来越重视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导电镍粉43-48、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6、萜烯双环氧树脂8-12、硅烷偶联剂KH550 2.0-3.5、氮化铝粉1.0-2.0、脂肪酸山梨坦0.8-1.2、改性纳米碳4-6、增稠剂ASE-60 7-9、硅酸镁铝6-8和乙醇30-35。
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导电镍粉45、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萜烯双环氧树脂10、硅烷偶联剂KH550 2.8、氮化铝粉1.5、脂肪酸山梨坦1.0、改性纳米碳5、增稠剂ASE-60 8、硅酸镁铝7和乙醇32。
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首先将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萜烯双环氧树脂和乙醇在温度43-48℃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有机载体;
(2)在步骤(1)的有机载体中加入其它组成原料,加热至48-52℃,机械搅拌均匀;然后再在三辊研磨机上进行混合,研磨浆料粒度至8-12微米,即得成品。
所述的改性纳米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碳浸泡于8-12%的醋酸溶液中,超声分散20-30分钟,然后加入聚苯胺继续分散10-15分钟,用量为纳米碳的1-2%,后加入过硫酸钾,用量为纳米碳的0.1-0.2%,反应10-15分钟,反应结束后用蒸馏水清洗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配方合理,以导电镍粉作为主料,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在配方中添加了改性纳米碳,增加了本发明浆料的导电性能,制得的导电浆料可广泛应用于薄膜开关、电路及电路板等生产中,而且导电浆料无有害物质,符合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kg)为:导电镍粉45、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萜烯双环氧树脂10、硅烷偶联剂KH550 2.8、氮化铝粉1.5、脂肪酸山梨坦1.0、改性纳米碳5、增稠剂ASE-60 8、硅酸镁铝7和乙醇32。
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首先将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萜烯双环氧树脂和乙醇在温度45℃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有机载体;
(2)在步骤(1)的有机载体中加入其它组成原料,加热至50℃,机械搅拌均匀;然后再在三辊研磨机上进行混合,研磨浆料粒度至8-12微米,即得成品。
所述的改性纳米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碳浸泡于10%的醋酸溶液中,超声分散25分钟,然后加入聚苯胺继续分散12分钟,用量为纳米碳的1.5%,后加入过硫酸钾,用量为纳米碳的0.15%,反应12分钟,反应结束后用蒸馏水清洗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碳。
上述制得的以乙醇为溶剂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数据:表面电阻为≤0.023Ω;2、屏蔽率>74.2dB;3、附着力为4.8B;4、硬度为2.5H;5、烘干温度为55℃,只需23分钟,导电浆料的固含量在46-49%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拓普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拓普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