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5781.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淦 |
主分类号: | G04G11/00 | 分类号: | G04G11/00;G04G13/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闹钟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信技术领域,基于单片机控制,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数模转换技术调节灯光亮度、音乐音量使人从深睡变为浅睡并且尽可能舒适醒来,达到使人“自然醒”的目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快节奏、规律化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需要每天借助闹钟来帮助自己按时起床,现在的绝大多数闹钟都是依靠声音叫醒。声音叫醒有其明显的实用性和优越性,但也有一些显著缺点,和不可靠性。当刺耳闹铃突然响起时,人在半睡半醒状态下经常会把闹铃关掉,继续蒙头大睡,因此使很多人耽误了重要事情,另外突然被闹钟叫醒,容易使人产生心慌、情绪低落、感觉没睡醒等不适。其实常规闹钟将人叫醒是违背了人体的自然习惯,日积月累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不管是对闹钟效率和可靠性还是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考虑,现代人们对闹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报道,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新型闹钟,有代表性的就是会移动的闹钟,这些闹钟叫醒人的方式都是通过强迫人做一些活动使大脑清醒,但它们往往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较高的成本、适用人群有限,并且实际效果也有待提高。
国际上有人提出一种“光闹钟”的概念,即通过模拟自然光变化过程,使人由深睡过渡到浅睡,从而达到自然醒的理想状态,但其产品成本较高不易推广,且对亮光强度、时间不能实现个性化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由用户个性化调节灯光亮度、响铃音乐等因素,多方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使人能够尽可能摆脱突然被叫醒的困扰,从自然舒适的睡梦中醒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其主要组成有:单片机总控制模块、时钟模块,闹钟设定模块,灯光控制模块、音乐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上述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其实现方法主要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从电脑中向闹钟输入作为闹铃的音乐,储存在闹钟中,通过显示模块个性化设定闹醒时间、灯光参数、音乐参数来实现一个模拟自然醒的过程,由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整个进程。
上述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其可实现的个性化设置主要包括:闹钟闹醒时间、灯光最大亮度、灯光渐亮时间、音乐最大音量、音乐渐强时间等。
上述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个性化设置使得闹钟在指定时间时灯开始均匀变亮,灯光到达最大亮度时闹铃开始响并且音量均匀变大,亮度和音量达到最大时均维持不变。
采取上述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势:结合“光闹钟”理念以及音乐渐强的方式实现循序渐进的叫醒过程,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以及醒后精神状态;可由用户个性化设定各种因素,用户体验好;结构较简单,相比一般新型闹钟成本低、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示为本发明闹钟闹响实施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为一种新型闹钟及其实施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单片机控制单元4控制装置总进程,闹响时间设定1通过显示模块设定闹响时间,灯光设定2对灯光的最大亮度、渐强时间进行设定,音乐设定3通过对音乐的选择、最大音量以及渐强时间完成的设定,以上设定均通过显示模块及旋钮完成。设定完毕后,在设定闹响时间5时,灯光渐强模式6启动,单片机通过事先设定,控制输出占空比均匀变化的脉冲,从而实现灯光亮度的渐变,所以,对灯光设定2的设置即是对输出脉冲占空比变化范围及变化速度的设置。当灯光在设定时间内达到设定亮度则保持最大亮度不变,音乐渐强模式7启动,通过事先设定,由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的变化实现音乐渐强的调节,所以对音乐设定3的设置即是对数模转换中数字量的变化速度以及变化范围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淦,未经胡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5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