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BA-15负载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988.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武标;王晓静;李发堂;郝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B01J3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ba 15 负载 掺杂 tio sub 可见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SBA-15负载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O2材料无味、无毒,光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前景和应用潜力的环保型光催化材料。但是目前TiO2粉体材料用于污水处理、环境空气净化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是:(1)量子尺寸效应使TiO2材料禁带增宽,氧化还原势增大,光催化反应驱动力增大,但是纳米TiO2材料却存在着易失活、易凝聚、难回收利用等缺点。(2)传统的 TiO2材料只有在波长不大于 387 nm的紫外光照射下才具有光激发活性,而太阳光中紫外波段部分的能量仅占全部太阳能的 5%左右,绝大部分可见光的能量(45%左右)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纳米TiO2的回收性差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的问题。如金属或非金属离子掺杂(Chen et al. Chem. Rev. 2007, 107, 2891–2959)、贵金属沉积(Pipelzadeh et al.Chem Eng J. 2009, 155: 660-665)和半导体复合(Leghari et al. Chem Eng J. 2011, 166: 906–915)等手段将TiO2光响应范围拓展到了可见光区;或是利用活性炭(Wang et al. J. Hazard. Mater. 2009, 169, 1061–1067)、分子筛(Tayade et al. Ind. Eng. Chem. Res. 2007, 46, 369–376.)等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物质作为载体负载TiO2,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及光催化效率。
但是上述方法只能解决TiO2存在的一个或两个问题,如利用具有窄禁带宽度的如CdS等半导体进行复合可能会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及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但是比表面积会减小,同时TiO2的氧化能力也会有所降低;高比表面积载体负载虽然会提高对目标物的吸附,提高光催化效率,但是可见光活性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这些制备方法存在过程复杂、稳定性不好或需要较复杂的设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BA-15负载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使用未脱除表面活性剂的SBA-15作为载体,可有效保持载体的有序孔道结构和高的吸附能力,并有效阻止了TiO2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团聚;同时在使用偏钛酸制备TiO2的过程中进行了N元素的掺杂,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SBA-15负载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123溶于的盐酸溶液,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搅拌下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恒温搅拌后抽滤;所得沉淀经去离子水洗至无氯离子,干燥,得到SBA-15中间体;
(2)以步骤(1)制备的SBA-15中间体为载体制备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
步骤(2)也可以为本领域制备N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常规步骤。
步骤(2)优选包括以下过程:①冰水浴下,将偏钛酸、浓氨水和双氧水互溶,搅拌30~60分钟后,得到黄绿色溶液,将SBA-15中间体加入到上述黄绿色溶液中,搅拌2~4h,得到悬浊液;
②将过程①得到的悬浊液转入微波反应器中,反应0.5~2小时,微波反应器的功率为400~800W,反应温度为60~90℃,得到中间产物;
③将中间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干燥后的固体在无氧状态下煅烧。
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P123和HCl的摩尔比为1:0.017:5.88。
步骤(1)中清洗沉淀所用的去离子水的温度为0~4℃。
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40℃,即在40℃下将P123溶于2 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搅拌下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恒温搅拌24 h后抽滤。
步骤(1)的干燥温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轮式车辆的侧罩
- 下一篇:一种安全门上的内藏式电子锁面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