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图像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982.4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7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颖;张笛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边缘检测器 校正 边缘通道 空气数据 通道接收 对模 模体 扫描模体 扫描协议 数据包括 图像重建 遮挡 图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T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空气进行CT扫描分别获得各角度下空气数据与边缘检测器通道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值,空气数据包括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值,边缘检测器通道位于检测器的两侧;在相同的扫描协议情况下对模体进行CT扫描分别获得各角度下的模体生数据与边缘检测器通道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值,模体生数据包括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值;分别判断扫描模体时边缘检测器通道是否被遮挡并确定各角度下的边缘通道值;使用各角度下的扫空气时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值、边缘通道值对模体生数据进行校正获得各角度下的空气校正后的数据;使用各角度下的空气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CT重建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图像重建方法。
【技术背景】
临床上用于疾病诊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成像是根据人体内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对X射线产生的衰减程度不同的原理而利用X射线照射人体获得X射线经过人体的各组织衰减后的图像,并利用图像进行疾病诊断的。目前用于CT成像的CT扫描设备一般包括具有一个供被检测体进出的检测腔的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发射X射线的球管、与球管相对设于机架上的检测器阵列以及与检测器阵列电性连接的计算机。检测器阵列用于接收穿过被检测体的X射线并产生检测信号。计算机具有采集检测器阵列的检测信号的信号采集单元、根据检测信号进行图像重建的图像重建单元以及显示重建图像的显示单元。
在利用CT扫描设备对被检测体进行扫描以获得CT重建图像的过程中均需要对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的检测器阵列的检测信号进行空气校正,以防止因检测器间增益不一致、球管产生X射线随时间和空间变化不一致而致使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的检测信号不准确,进而导致重建的CT图像存在大量环状伪影,从而保证CT重建图像的质量。现有的CT机普遍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一个位于球管旁侧的参考检测器来进行空气校正。采用参考检测器进行空气校正的步骤包括:选用待定的扫描协议对空气进行CT扫描获得空气数据;在相同的扫描协议下对模体进行CT扫描获得模体生数据;使用空气数据对模体生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数据。空气数据包括扫描空气时参考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值ReferenceDataIntensityair与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值RawDataIntensityair。模体生数据包括扫描模体时参考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值ReferenceDataIntensityobj与检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值RawDataIntensityobj。校正后的数据projectionValue是通过对模体数据、空气数据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作相减处理获得的,
即
现有的CT设备虽然可以采用在机架上安装参考检测器来完成CT图像重建过程中的空气校正步骤而保证CT图像重建的质量,但会存在因机架内安装空间有限且在安装参考检测器时还需要安装与参考检测器连接的电路而增加系统安装难度的问题,并且也会导致CT设备成本较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CT图像重建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图像重建方法,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完成CT图像重建过程中空气校正的步骤,进而保证CT重建图像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