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评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884.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兵;邸小坛;姜广明;张晓敏;孟玉洁;闫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冬梅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幕墙 硅酮 结构 密封胶 耐久性 评定 方法 | ||
1.一种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光老化条件下,对多种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试样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量不同老化时间下试样的本体强度和粘结强度,得到试样的本体强度与老化时间关系曲线、以及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关系曲线;
(2)对多种硅酮结构密封胶不同老化时间下的本体强度与粘结强度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在同一老化时间时本体强度与粘结强度的线性关系;
(3)以多种硅酮结构密封胶不同老化时间的粘结强度与标态时的粘结强度的比值作为相对粘结强度,获得多种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归一化曲线;
(4)对于要测试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对其现场取样,测量其本体强度;
(5)对于要测试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根据本体强度与粘结强度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其此时的粘结强度;
(6)根据该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标态时的粘结强度,计算此时的相对粘结强度,根据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归一化曲线,得到其对应的光老化时间,通过与其实际使用时间比较,得到其及老化所处的阶段并推测其剩余使用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多种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本体强度通过哑铃形片型试样测量,粘结强度通过工字形块型试样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光老化条件如下:采用波长UVA-340nm的直型灯管,辐照度为0.89W/m2,每12小时为一个实验循环周期,包括紫外线辐射8h,其中黑板温度60(±3)℃,然后冷凝水4h,其中黑板温度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人工老化时间最长为500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本体强度与粘结强度的线性系数为1.5-3,即在同一老化时间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本体强度为粘结强度的1.5-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本体强度与粘结强度的线性系数为1.8-2.6,即在同一老化时间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本体强度为粘结强度的1.8-2.6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最大本体强度时的伸长率与最大粘结强度时的伸长率的线性系数为1.5-3.0,即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最大本体强度时的伸长率为最大粘结强度时的伸长率的1.5-3.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分析测试方法,其中,在步骤(6)中,根据该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标态时的粘结强度,计算此时的相对粘结强度,根据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归一化曲线,得到与此时的粘结强度对应的光老化时间tg,从即有建筑幕墙建设时间获得其实际使用时间t1,并在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归一化曲线上由规定的最低安全相对粘结强度确定此时的光老化时间tgs,根据式tg1:t1=tgs:ts,得到实际使用寿命ts,由式t=ts-t1计算得到剩余使用寿命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8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D的FPC附着力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染泥土修复后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