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触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421.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湖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 | 分类号: | H01R13/71;H01R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插座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防止触电的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密切的关系。 居民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电源插座数量太少,使用极不方便,造成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所以,电源插座的防触电性能极为重要。
一般电源的插座最容易发生触电状况是,插头接通插座电源,但是插头并未完全进入插座,此时最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电插座,该防触电插座在插头未完全插入插座的情况下不会通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防触电插座包括含有插孔的插座本体,所述每个插孔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对通过弹性构件连接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的切面与所述插孔平行,所述滚轮组上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在插头未插入的情况下不进入所述滚轮组的切面。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本体为一圆柱体壳体,所述插座本体设置在一插座面板的凹陷内,所述凹陷与所述插座本体相适应并且旋转连接,所述凹陷内设置有三个第一金属触片和两个限位软杆,所述插座本体的底部相应的设置有三个第二金属触片和适应所述限位软杆的定位腔,在非通电且未插入插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的并不接触,所述限位软杆位于所述定位腔中,所述限位软杆的杆身与插孔一一对应,所述插头在插入状态下能够接触所述限位软杆的杆身且能够将所述限位软杆推离所述定位腔。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本体和所述插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对位的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所述滚轮组配合滚轮组上的导电触点,只有在所述插头完全插入情况下,所述导电触点才转至所述插头上,有效防止未完全插入插座时,易触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防触电插座插头半插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防触电插座插头完全插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防触电插座插座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防触电插座插座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防触电插座包括含有插孔270的插座本体200,所述每个插孔270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对通过弹性构件连接的滚轮组210,所述滚轮组210的切面与所述插孔270平行,所述滚轮组210上设置有导电触点220,所述导电触点220在插头100未插入的情况下不进入所述滚轮组210的切面。
结合图1和图2可知,所述滚轮组210在插入插头100的驱动下旋转,在插头100完全插入后,所述导电触点220接触所述插头。
参阅图1、图3,所述插座本体200为一圆柱体壳体,所述插座本体200设置在一插座面板300的凹陷内,所述凹陷与所述插座本体200相适应并且旋转连接,所述凹陷内设置有三个第一金属触片(未图示)和两个限位软杆310,所述插座本体200的底部相应的设置有三个第二金属触片240和适应所述限位软杆310的定位腔230,所述第二金属触片240分别与所述滚轮组210上的导电触点220电连接,在非通电且未插入插头100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240的并不接触,所述限位软杆310位于所述定位腔230中,所述限位软杆310的杆身与插孔270一一对应,所述插头100在插入状态下能够接触所述限位软杆310的杆身且能够将所述限位软杆310推离所述定位腔。
所述限位软杆310用于限定所述插座本体200上的第二金属触片240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片保持偏移,使所述插头100未插入所述插座本体200时,所述插座本体200内不通电。
参阅图4,所述插座本体200和所述插座面板30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240对位的第一标记290和第二标记510,便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240对位通电。
上述的防触电插座的工作方式和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奥沙利铂壳聚糖纳米粒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冷氢分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