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脱水笼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4418.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湖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02 | 分类号: | D06F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水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带衣物聚集功能的洗衣机脱水笼。
背景技术
多数洗衣机采用离心式脱水方式,洗衣机脱水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电机,带动洗衣机内筒和浸水的衣物高速旋转,使衣物产生强大的离心作用力,筒内衣物中的水分不受桶的约束,而靠自身的离心力脱离衣物,在内筒的孔洞处飞出筒外,进而达到衣物脱水的效果。
洗衣机内筒在脱水时,由于采用高速旋转的方式进行脱水,衣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桶壁扩散,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牢牢贴住筒壁,由于衣物的不规则性,会导致衣物堆积在内筒的一侧,此时,由于内筒的质量不均匀,会导致旋转振动过大,虽然洗衣机都有相应的减震措施,但是,这种因衣物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振动,会加速机械磨损,同时,消耗更多的店力,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滚筒洗衣机,由于其内筒为水平布置,因此,其脱水时,衣物总向一侧堆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脱水笼,该洗衣机脱水笼能够在脱水时,将衣物均匀分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洗衣机脱水笼包括内筒本体,围绕所述内筒本体的轴线设置有一圈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收集杆,所述收集杆的一端为活动连接端,活动连接端铰接在所述内筒本体的周向上,所述收集杆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能够朝着所述内筒本体的轴线运动,所述内筒本体的筒壁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收集杆的凹槽,所述内筒本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收集杆活动的驱动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杆至少一半以上的体积位于所述凹槽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杆的活动端设置有柔性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围成一圈的收集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带或者弹性网。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或者弹性网的布置密度根据深入所述内筒本体的深度增长而增长。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维持所述收集杆在所述凹槽中的拉条和穿过所述收集杆的活动端形成闭合环路的收集带,所述拉条一端连接所述收集杆的杆身,另一端连接所述内筒本体的内壁,所述收集带通过一能够卷绕所述收集带的收卷器连接形成所述闭合环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所述内筒本体内设置一圈活动的收集杆,可以在洗衣机脱水前,将衣物合拢,使衣物提前去除水分,同时使衣物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内筒本体内,可以减少洗衣机机械磨损,同时,可以降低洗衣机脱水时需要的驱动功率,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洗衣机脱水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洗衣机脱水笼的正视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洗衣机脱水笼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洗衣机脱水笼收集杆非收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洗衣机脱水笼收集杆收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洗衣机脱水笼包括内筒本体100,围绕所述内筒本体100的轴线设置有一圈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收集杆200,所述收集杆200的一端为活动连接端,活动连接端铰接在所述内筒本体100的周向上,所述收集杆200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能够朝着所述内筒本体100的轴线运动,所述内筒本体100的筒壁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收集杆200的凹槽,所述内筒本体100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收集杆200活动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可将所述收集杆200的活动端合拢,所述收集杆200的活动端设置有柔性涂层。
参阅图2,所述收集杆200至少一半以上的体积位于所述凹槽的外部,所述收集杆200可作为洗衣时的击打器,加强洗衣效果。
参阅图1和图3,所述围成一圈的收集杆200之间连接有弹性带300,所述弹性带300与所述收集杆200配合交织呈网状结构,此种网状结构能够防止衣物在所述收集杆200发生合拢时脱离。
所述弹性带300或者弹性网的布置密度根据深入所述内筒本体100的深度增长而增长,参阅图5,由于所述收集杆200的活动端合拢后呈锥体,因此靠近所述收集杆200活动端设置的弹性带300的散布面积大大减小,如果在未合拢的情况下同密度设置,会使靠近所述收集杆200活动连接端的弹性带300分布过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跟踪热波成像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外贸企业财会专用的点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