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中夹杂物评定关系图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04402.1 | 申请日: | 201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咏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咏秋;洪亮 |
| 主分类号: | G09B29/00 | 分类号: | G09B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50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夹杂 评定 关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金属内部夹杂物的参数数据与连续级别数据的关系图。
背景技术
国际上金属内部夹杂物评级一直广泛采用标准图片对比法。该方法将试样上的金相组织与标准图谱相对照,通过形貌估计粗略评估与图片最接近的级别,而且只能将夹杂物归类于0.5、1、1.5、2、2.5等5个级别数据,无法获得细化的连续级别数据。由于是人工肉眼对比,受工作经验、习惯方法、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级别的评定误差很大,同一夹杂物在不同操作人员之间和地区之间评估结果差异很大,常引起争议。新上岗人员更是难以准确评估级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我国GB/T 18254—2002和YJZ84、YB/T-81标准(均等同采用ASTM E 45-96的图Ⅱ或瑞典修改的JK图)所规定的夹杂物评级图片,对标准图片上的夹杂物进行各种参数测量,对各类参数数据和级别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与级别数据高度相关的参数数据,制定出级别和夹杂物参数数据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并绘制成夹杂物级别——参数数据关系图,应用者只要测量出夹杂物的参数数据,就能通过回归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连续级别,或者直接在关系图的纵横坐标上获得对应的连续级别数据,降低操作人员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评估差异,让新上岗人员也能准确评估夹杂物级别。
附图说明
附图1是A类夹杂物视场总长度参数数据与级别之间的关系图
附图2是B类夹杂物视场总长度参数数据与级别之间的关系图
附图3是C类夹杂物视场总长度参数数据与级别之间的关系图
附图4是D类夹杂物视场计数参数数据与级别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上述标准将夹杂物分为A、B、C、D四类型,该适用新型针对标准图片与级别的回归关系式为:
i.A =0.06277L0.57132 (1)
i.B =0.75266lnL-2.27849 (2)
i.C =0.75266lnL-2.27849 (3)
i.D =0.08917n +0.72454 (4)
(1)、(2)、(3)、(4)式分别对应于GB/T18254、YJZ84、YB/T-81标准或美国ASTM E 45-96的图Ⅱ、瑞典修改的JK图中A、B、C、D四类夹杂物的级别的计算,其中i表示级别,L表示A、B、C类夹杂物长度参数,单位为 μm;n表示D类夹杂物的数量,单位为个。D类夹杂物的回归关系式只适用于1级以上(≥3颗),3颗以下只评0.5或0级。
应用GB/T 18254—2002、YJZ84、YB/T-81标准或美国ASTM E 45-96的图Ⅱ或瑞典修改的JK图对金属材料进行夹杂物评级时,针对A、B、C类夹杂物分别测出一个视场里面的夹杂物总长度,分别输入上述对应的(1)、(2)、(3)回归关系式,或者测出一个视场里面D类夹杂物的颗粒个数,输入上述对应的(4)回归关系式,就能得出各类夹杂物在该视场的连续级别数据,也可以直接对应本发明提供的附图1、图2、图3、图4上的关系曲线得出对应的连续级别数据。
本发明依据关系式绘制出的四个关系图见图1、图2、图3、图4,其中:
图1将A类夹杂物视场总长度参数数据作为横坐标,单位为微米,级别数据作为纵坐标,在坐标图上有依据回归公式(1)绘制的曲线;
图2、图3分别将B、C类夹杂物视场总长度数据作为横坐标,单位为微米,级别数据作为纵坐标,在坐标图上有依据回归公式(2)、(3)绘制的曲线;
图4将D类夹杂物视场计数作为横坐标,级别数据作为纵坐标,在坐标图上有依据回归公式(4)绘制的曲线;
四个图的级别坐标最高为2.5;
每个关系图的纵横坐标可以互换,如果将其中一个图的纵、横坐标的参数互换,即将其中一个图上的原纵坐标参数变为横坐标参数,原横坐标参数变为纵坐标参数,其坐标图上获得的关系曲线将会与原图关系曲线方向相反,但是其夹杂物参数数据对应的级别与没有交换前的原图关系曲线所对应的级别是相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咏秋;洪亮,未经赵咏秋;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