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04298.6 | 申请日: | 201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陶志健;周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零件 加工 正反 倒角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高速精密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硬质合金钻头比高速钢钻头的加工效率已经有4倍以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阶梯钻等复合刀具也逐步推广。但在需要正反倒角的孔加工中,仍然需要两刀两序加工方式如图1、图2所示。对原有技术进行再升级,通过改变刀具结构继而提高刀具的使用效率,成为一个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实现钻孔与正反两面倒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包括柄部、颈部和头部,头部、颈部和柄部是以同一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头部和颈部上设有排屑槽,排屑槽之外的实体部分为刀背,其特征在于:在排屑槽的头部、中部和后部的端面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切削刃、反倒角刃和正倒角刃,主切削刃用于钻孔将板类零件钻通,正倒角刃在第一次进给时将通孔的入口倒角加工,入口倒角加工后,退刀至反倒角刃处将通孔的出口倒角铣出。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槽或直槽。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所述头部主切削刃呈弯刃口或直刃口。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所述颈部芯厚呈正锥结构,芯厚增量为3~5: 100。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根据被加工材料的不同,灵活地将排屑槽设计成螺旋槽或直槽,例如在加工钢件等塑性材料时,可以设计为螺旋槽型式;而在加工铸铁或铸造铝合金时刻加工直槽型式;
②头部主切削刃灵活设计成两种型式:弯刃口或直刃口;如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可通过增加刃长及切削刃的弯曲转折程度来增加切屑的附加变形,继而增强塑性材料的断屑能力;在加工脆性材料时,可将刃口磨平成一条直线,可以显著提高刃口的抗崩能力,从而提高正反倒角钻头的使用寿命;
③本发明正反倒角钻头实现钻孔、倒角、反倒角的三个工序的复合加工,通过不同加工条件对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传统钻头用于钻孔和倒角的加工示意图;
图2:传统钻头用于工件反转后倒角的加工示意图;
图3:本发明钻头用于钻孔和倒角的加工示意图;
图4:本发明钻头用于反铣出口倒角的加工示意图;
图5:本发明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B-B剖视示意图;
图7:直槽型正反倒角钻头的示意图;
图8:主切削刃为弯刃口刃型的示意图;
图9:主切削刃为直刃口刃型的示意图;
图10:直槽型式排屑槽的开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板类零件需要双面倒角的工艺要求而设计正反倒角复合钻头,旨在减少工序,提高加工效率。钻头可以一次装夹,完成钻孔、入口倒角与出口倒角三个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减少一次装夹,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机床占用时间。
如图5所示,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正反倒角钻头,包括柄部1、颈部2和头部3,头部3、颈部2和柄部1是以同一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柄部1是圆柱度较高的一段圆柱体,夹头夹持柄部以传递机床动力,使得刀具旋转而具备切削能力,头部3和颈部2上设有排屑槽4,排屑槽之外的实体部分为刀背5,颈部芯厚呈正锥结构,芯厚增量为3~5: 100。在排屑槽的头部、中部和后部等不同端面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切削刃6、反倒角刃7和正倒角刃8,如图3、图4所示,主切削刃6用于钻孔将板类零件钻通,正倒角刃8在第一次进给时将通孔的入口倒角加工,入口倒角加工后,退刀至反倒角刃7处将通孔的出口倒角铣出。
排屑槽4为螺旋槽或直槽,如图6所示,为螺旋槽型;如图7所示,为直槽型。
头部主切削刃可灵活设计为两种型式:弯刃口或直刃口,如图8所示,主切削刃为弯刃口9;如图9所示,主切削刃为直刃口10。
头部采用较小芯厚设计,以增大容屑空间,便于排屑。颈部芯厚增大,如图6所示,采用芯厚正锥的设计结构,芯厚增量5:100。
为提高反倒角刃的刃口强度,采用减小轴向后角增大径向后角的方式。
正反倒角钻头由于刀具悬深较长,采用整体硬质合金材料制造时,优先选用ISO K30~K40等韧性好的硬质合金牌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切深大进给整体叶轮粗开槽加工方法
- 下一篇:双缸偏心振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