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传输装置及包括所述差分传输装置的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257.7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池保勇;贾海昆;贾雯;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徐丽昕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包括 述差分 放大器 | ||
1.一种差分传输装置,包括一设置在上层的差分对、设置在下层的若干金属横条及若干数字控制开关,所述差分对包括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的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第一端口用以接收差分信号,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第二端口悬空或者接输出高阻态,这些金属横条沿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长度方向排成两列,每列包括的金属横条的数量相等,一列位于第一差分信号线的正下方,另一列位于第二差分信号线的正下方,这些金属横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这两列金属横条以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对称轴为中心线对称分布,一列中的金属横条与另一列中以中心线对称分布的金属横条形成一对,每对金属横条远离所述对称轴的两端悬空,靠近所述对称轴的两端连接一数字控制开关,当所述数字控制开关断开,连接所述数字控制开关的一对金属横条为悬空状态;当所述数字控制开关闭合,连接所述数字控制开关的一对金属横条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数字控制开关包括第一至第三NMOS晶体管、第一及第二信号端及一接收数字控制信号的控制端,每一数字控制开关的第一及第二信号端分别连接一对金属横条的靠近对称轴的两端,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端及所述第二及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及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当所述控制端接收一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至第三NMOS晶体管均截止,所述数字控制开关断开;当所述控制端接收一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至第三NMOS晶体管均导通,所述数字控制开关闭合,连接所述数字控制开关的一对金属横条连接在一起。
3.一种放大器,包括一放大单元、一连接所述放大单元的功率检测单元及一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单元及所述放大单元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放大单元包括一输入端、一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第一转换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一调谐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及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一第一变压器及一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一设置在上层的差分对、设置在下层的若干金属横条及若干数字控制开关,所述差分对包括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的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第一端口用以接收差分信号,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第二端口悬空或者接输出高阻态,这些金属横条沿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长度方向排成两列,每列包括的金属横条的数量相等,一列位于第一差分信号线的正下方,另一列位于第二差分信号线的正下方,这些金属横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这两列金属横条以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信号线的对称轴为中心线对称分布,一列中的金属横条与另一列中以中心线对称分布的金属横条形成一对,每对金属横条远离所述对称轴的两端悬空,靠近所述对称轴的两端连接一数字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中的差分对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抽头连接所述放大单元的偏置电压端,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中的差分对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中的第一变压器将通过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单端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通过所述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所述第一调谐电路及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输出给所述功率检测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单元将接收到的差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给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控制信号给所述差分传输装置中的数字控制开关,以控制所述数字控制开关打开或闭合来调整所述放大单元的频率,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将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输出的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从所述输出端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四至第七NMOS晶体管,所述第四及第五NMOS晶体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四及第五NMOS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中差分对的第二端口,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五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的栅极及一电压源,所述第六及第七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调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42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