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3404.9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段鳗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鳗珊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雾化 降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根雾化棒对水珠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
背景技术
据权威机构报告:目前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在中国至少有600万。我也相信这个数字是有多无少,因为我的“导压便盆”专利在广东潮州恒洁卫浴厂实施,亲身体验了四年,甚至担心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中标”。
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尤以煤炭、陶瓷工业系统为重,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同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在人们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尽量净化施工场地。净化场地的方法分无动力降尘、喷雾过滤降尘、直接通风降尘。无动力降尘的降尘时间长、效果也较差,这种方式工厂极少采用;喷雾过滤降尘耗费动力大,管用的面积较小,且达不到直接呼吸空气标准;直接通风降尘在工厂、住户比较密集地区根本无法采用,虽然耗能大,但速度快、效果好。可惜的是净化了小场地而破坏了大环境。特别是环保条约执行严格的今天,外部的环境管控也十分严格,通风降尘的方法已不可能运用。
二是尽量督促员工戴口罩防尘。这是各厂通行的没有办法之下的办法。口罩虽然能将大部分粉尘挡在口鼻之外,但超细的粉尘和有害的气体会顺着空气侵蚀人体。况且,口罩的四周无法完全密封,漏气的边缘严重破坏了理想效果。更为烦恼的是人们戴了口罩之后总是感到呼吸不畅,心烦气闷,不经意间就摘了而忘记继续戴上。从医学病灶方面分析,长时间戴口罩或戴过厚口罩也容易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引起呼吸道疾病。
我是因为有自己的“导压便盆”发明专利在广东佛山恒洁卫浴厂批量生产,四年来,天天目睹粉尘对员工的伤害。在这里,我说句实话,现在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对于防尘问题都是束手无策:工人的习惯扭转不过来、净化空气成本太高、直接排放政策又不允许。所以,防尘问题仍然只是喊在口头,实际的只能见到墙头上要戴口罩的温馨提示。我真为3亿农民工兄弟的身体状况愁肠百结。
早在三个月前,我申报了名为“清风面罩”的发明专利,是利用大气风源持续保持口鼻腔内带有微压的流动清新空气,使口鼻呼吸自如、外界气体无法侵入的工作原理,只对固定区域工作的岗位有防尘、防毒气伤害的作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但对于大面积降尘还是束手无策。近三个月中,我又作了如下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根雾化棒对水珠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而解决的,该设备包括:机壳、降雾室、排雾扇、气道、雾化室、滤尘箱、存水面、分气网、滤箱补水孔、雾化棒、电机、雾化补水孔、皮带、旋转轴、进风口、滤水坡。所述雾化室内的多组旋转轴中,至少有一组旋转轴上的雾化棒能将存水面之下的水搅动,并将部分水珠带上雾化室与多根雾化棒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由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
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与市场现有空气过滤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雾化效果好。市场上的雾化设备多为喷淋式雾化的办法,耗水多且雾化度有限,所以过滤效果差。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可任意增多和提高旋转轴的转速,使水珠彻底雾化,从而实现最健降尘效果。
2、使用性能好。市场上的雾化设备多为体积庞大、耗能极高的设备,既占场地又耗不起。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体积小巧、耗能极低,且清洗方便、移动自如。
3、造价低廉、经久耐用。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结构简单、无易损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鳗珊,未经段鳗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3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