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3231.0 | 申请日: | 201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纪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纪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29/00;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非特 异性 胃肠道 肉芽肿 炎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以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多见。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目前西医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用中药治疗该病有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丹参,白芍,当归,红花,党参,木香,陈皮,甘草,麦芽,山楂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当归5-10份,红花8-12份,党参10-15份,木香10-15份,陈皮5-15份,甘草8-12份,麦芽10-15份,山楂10-15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丹参15份,白芍15份,当归7份,红花10份,党参12份,木香12份,陈皮10份,甘草10份,麦芽12份,山楂12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头痛眩晕。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胸痹心痛,癥瘕积聚,关节疼痛等。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头晕心悸等。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肝、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积化食,回乳。主治食积,腹满泄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肿痛等。
方中丹参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白芍理气化瘀止痛,当归健脾益气,红花、党参养血活血,木香、陈皮理气消食,防补药壅滞,甘草清热解毒,麦芽、山楂泄热行气。诸药共用益气健脾、温补脾肾、清肠消痈,化瘀生肌之功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10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4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1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发病时间多在1-4年,平均年龄43.5岁。
2、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①非连续性或阶段性病变②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③全壁性炎症病变④非干酪性肉芽肿⑤裂沟、瘘管⑥肛门部病变。①、②、③加上④、⑤、⑥三项中任何1项都可以确诊,④加上①、②、③三项中任何2项可确诊。
3、治疗方法
3.1处方:丹参15g,白芍15g,当归7g,红花10g,党参12g,木香12g,陈皮10g,甘草10g,麦芽12g,山楂12g。
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3.3服用方法:每次1剂,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4、治疗结果:
临床缓解28例,占70%,有效9例,占22.5%,无效3例,占7.5%。
5、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纪美,未经李纪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3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