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有效的内部冷却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883.2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比特纳;克劳斯·希尔克纳;迈克尔·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有效 内部 冷却 电机 | ||
1.一种电机,
-其中,所述电机具有定子装置(1)和转子(4),
-其中,所述转子(4)抗扭地布置在转子轴(5)上,
-其中,所述转子轴(5)支撑在所述电机的轴承(6)中,使得所述转子轴(5)连同所述转子(4)一起能围绕旋转轴线(7)旋转,
-其中,在所述定子装置(1)上轴向地在两侧上安置有限位件(8),使得所述定子装置(1)和所述限位件(8)径向地在外侧上和轴向地在两侧上限定转子内腔(9)的边界,
-其中,在所述定子装置(1)中布置轴向延伸的第一冷却通道(10),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其轴向的端部上与所述转子内腔(9)导通地连接,使得从所述转子内腔(9)穿过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返回到所述转子内腔(9)中的内部的空气冷却回路借助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变得完整,
-其中,液态的冷却介质(11)被输送给所述定子装置(1)并且随后重新被从所述定子装置(1)中导出,
-其中,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至少部分地通过布置在所述定子装置(1)中的第二冷却通道(12)引导,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中布置有第三冷却通道(16),所述第三冷却通道至少基本上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的整个轴向的长度上延伸,并且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也通过所述第三冷却通道(16)引导,
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2)通过所述定子装置(1)的分隔壁(13)彼此分隔,并且所述分隔壁(13)在其面对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的侧面上具有冷却肋片形式的主突出部(14),
所述冷却肋片形式的主突出部(14)设计为内部空心的并且被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流过,
所述第三冷却通道(16)设计为布置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中的管,
布置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中的所述管(16)具有第一管部段和第二管部段(17,18),所述第一管部段和所述第二管部段在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的流动方向上看串联地布置,所述第一管部段(17)轴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管部段(18)螺旋形地围绕所述第一管部段(17)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突出部(14)自身又在其面对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的侧面上具有冷却肋片形式的次突出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突出部(14)的、被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流过的部分是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2)的组成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冷却通道(12,16)是相关于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的流动彼此不同的冷却通道(12,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冷却通道(12,16)相关于所述液态的冷却介质(11)的流动彼此并联地或彼此串联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中的所述管(16)轴向地延伸,并且在所述管(16)上布置空气引导元件(20),使得所述内部的空气冷却回路的空气螺旋形地环绕布置在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中的所述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装置(1)具有定子(2)和壳体(3),并且所述壳体(3)径向在外部围绕所述定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
- 下一篇:智能后视镜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