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及其弯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01668.0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中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C03B2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14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灯管 弯管 机制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及其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螺旋形状灯管,具有体积小的优点,且由于其灯管相互间遮蔽面积小的优势,可使灯光照射到更大的角度以增加亮度,因此,其为目前运用极为广泛且受欢迎的照明灯具。
上述灯管的螺旋形状生产方式,传统是以人工夹持一支处于可塑形高温状态的玻璃管位于一螺旋模具上方,并配合该螺旋模具的旋转上升动作,夹持玻璃管的端部向中央位置相对移动,而使该玻璃管能沿着该一螺旋模具外围形成一螺旋管形状。然而,此种弯管加工方式,在弯管加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手持玻璃管移动的速率与角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不良率与报废品的增加,且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大批量的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员工进行高重复性的工作。这种生产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极易疲劳,容易误判和漏判;其次,由于每个人对标准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同,主观判断的标准也不一样,难以量化,因此在弯管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弯折标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产品质量、且生产速度快、劳动强度小的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来实施前述的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的弯管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机架;(2)制作送料机构,以实现自动输送条状灯管,将送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顶部;(3)制作加热电炉,以实现将送料机构所输送过来的条状灯管加热至预定温度,并将该条状灯管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对应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方位置,将加热电炉设置在所述机架上;(4)制作保温电炉,以实现对加热电炉所输送过来的条状灯管进行保温工序,并将该条状灯管输送至预定位置,对应所述加热电炉的下方位置,将保温电炉设置在所述机架上;(5)制作旋转模头,以实现将保温电炉所输送过来的条状灯管进行折弯工序,以使该条状灯管沿所述旋转模头外围弯转形成一螺旋形状,对应所述保温电炉的下方中间位置,将旋转模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制得螺旋灯管弯管机。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一支架及一导管板,该导管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该导管板的下侧边倾斜向下延伸直至所述加热电炉的进料口位置。
所述加热电炉包括一智能数字控制仪、两热电偶及两能相对作开合动作的加热炉体,该加热炉体内设有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的电热丝,两热电偶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加热炉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一侧。
所述保温电炉包括两热电偶及两间隔对称设置的保温炉体,该保温炉体内设有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的电热丝,两热电偶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保温炉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
所述旋转模头包括一控制器、一模头及一能驱动该模头作自转及升降动作的升降转动机构,该升降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模头的下端与所述升降转动机构相连接,上端延伸至两保温炉体的之间位置,该模头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喷火嘴。
一种实施上述螺旋灯管弯管机制造方法制得的弯管机,其包括一机架,其还包括送料机构、加热电炉、保温电炉和旋转模头,所述送料机构、加热电炉、保温电炉和旋转模头按照从上到上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一支架及一导管板,该导管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该导管板的下侧边倾斜向下延伸直至加热电炉的进料口位置。
所述加热电炉包括一智能数字控制仪、两热电偶及两能相对作开合动作的加热炉体,该加热炉体内设有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的电热丝,两热电偶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加热炉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一侧。
所述保温电炉包括两热电偶及两间隔对称设置的保温炉体,该保温炉体内设有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的电热丝,两热电偶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保温炉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智能数字控制仪相连接。
所述旋转模头包括一控制器、一模头及一能驱动该模头作自转及升降动作的升降转动机构,该升降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模头的下端与所述升降转动机构相连接,上端延伸至两保温炉体的之间位置,该模头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喷火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中,未经朱文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