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01639.4 | 申请日: | 201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军;尚钢城;郁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胶 结合 刚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钢厂用的座砖。
背景技术
座砖是钢包中损毁最严重的部位,座砖砌在盛钢桶底部,其作用是固定水口位置,便于拆、装水口;浇注时支撑塞棒下端;浇完时确保塞棒沿弧面滑向水口,切断注流。座砖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受高温钢液的剧烈冲刷,还要受到因间歇操作带来的强热震破坏。我国大部份炼钢厂原使用高铝质烧成座砖,近年来随着连铸技术的推广,连铸比增加,出钢温度提高,高铝质烧成座砖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目前使用的座砖材质一般为微粉结合烧成刚玉尖晶石砖和铝酸钙结合刚玉尖晶石砖,但存在生产成本高和引入水泥降低抗渣蚀性等缺陷。
目前对座砖的研究大多限于座砖结构的改进上,如中国专利201020512899.2公布了一种座砖,所述座砖具有耐火材料砖体和嵌入孔,在所述耐火材料砖体内部且环绕所述嵌入孔设置有紧固圈。该座砖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包水口座砖或吹氩座砖中,临近嵌入孔的地方温度高、远离嵌入孔的地方温度低而导致座砖容易出现裂纹的技术缺陷。但这种座砖,由于仅对其结构加以改进,其常温强度不高,抗渣侵蚀性较低,使用寿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运用硫酸镁溶液和氧化镁超细粉胶结的刚玉座砖具有生产成本低、常温强度高和抗渣侵蚀性优良等特点,而提供一种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在钢包包底使用,寿命可与镁碳砖、铝镁碳砖同步,减少了更换座砖次数,不仅能提高钢包的周转效率,同时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是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
(1)8-5mm的致密刚玉 10%~17%;
(2)5-3mm的致密刚玉 18%~23%;
(3)3-1mm的致密刚玉 17%~22%;
(4)1-0mm的白刚玉 8%~13%;
(5)0.061-0mm的白刚玉 15%~20%;
(6)0.045mm-0mm的电熔镁砂 3%~5%;
(7)5-0μm氧化铝微粉 2%~5%;
(8)埃肯硅灰 0~0.5%;
(9)2-0μm氧化铝微粉 2%~5%
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按以下工艺制备而成:
(1)配料:按比例配料;
(2)混碾:清理干净搅拌机及辅助工具,将颗粒料与细粉加入搅拌机干混后,加入占总组分重量4.5%-5.5%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混碾至泥料均匀后出料;
(3)成型:将混碾好的泥料倒入已经刷上适量机油的合格模具内,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直到表面翻浆并无大的气泡排出后停止振动,并移至干燥的地方进行养护;
(4)干燥:将成型好的砖坯放入恒温恒湿房养护24-36小时后脱模干燥4-7天,将风干的砖坯进入隧道窑干燥器干燥直到残余水分≦0.7%后出砖;
(5)烘烤:将干燥后制品放入烘烤窑内在300-350℃烘烤8小时后自然冷却至100℃以下出砖;
(6)检验入库。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配比合理、成本低、生产制造简单,制备的刚玉座砖在马钢第三炼钢厂钢包使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延长座砖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座砖的次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钢铁冶金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及其制备方法作更详细的描述。
表1列示了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所用原料配比。
表1 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所用原料配比
本发明镁溶胶结合的刚玉座砖的制备工艺为:
①配料:按照表1配比进行配料;
②混碾:清理干净搅拌机及辅助工具,先将颗粒料与细粉加入搅拌机干混5分钟后,加入占总组分重量4.5%-5.5%的饱和硫酸镁溶液碾5分钟以上至泥料均匀后出料,泥料需在30分钟内用完;
③ 成型:将混碾好的泥料倒入已经刷上适量机油的合格模具内,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直到表面翻浆并无大的气泡排出后停止振动,并移至干燥的地方进行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