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利用秸秆产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1610.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顺;吴夏芫;周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电化学 装置 利用 秸秆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阳极、阴极、隔膜、阴极室、气孔、电阻、导线组成,其中,阴极与阴极室相连,隔膜位于阴极室和阳极之间,阳极、隔膜、阴极三合一构成膜电极,导线将阳极、阴极以及电阻之间串联成一个回路;所述阴极室和膜电极均埋入土壤层内,土壤层与空气之间设有水层;所述阳极与土壤层内的土壤接触,阴极的一面富含催化剂且该面与所述隔膜相对,所述阴极室与高出水层的且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气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为聚氯乙烯、或者硬度为60~95M的塑料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为碳毡或者碳布制成;阴极为防水处理富含催化剂的碳布或碳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电阻值为10-1000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含催化剂的阴极所负载的催化剂为碳纳米管,其负载量为1-5 mg·c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含催化剂的阴极制作方法为:
a)将阴极材料浸渍在质量比为5-10%的HNO3溶液中,60-90℃处理2-4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b)将碳纳米管和水按质量比1:500 -1:2000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电解液;
c)将阴极材料放置到电解槽中,将前述配好的电解液加到电解槽中,然后在电极两端加上20-40V的直流电压,电沉积10-60 min,电沉积结束后,把阴极材料取出,在60-90℃烘干;
d)将烘干后的电极背面涂上5%-15%的聚四氟乙烯作为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直流电压为32V。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降解秸秆产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把占土壤的质量比为0.2%- 3%秸秆加入到土壤中,形成土壤层;
b)将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加入到土壤层中,其中膜电极位于土壤中,并加入水,形成水层,将膜电极连接于外电阻后启动微生物电化学装置;
c)当微生物电化学装置的电压稳定后,以使得产电微生物挂于阳极表面,之后使其电压保持在100- 600 mV,使得秸秆进行降解;当电压低于50 mV时候,降解过程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玉米秆、稻草、豆秆、麦秆中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6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