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砼装配箱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1004.4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杰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装配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中现浇钢筋砼梁板的装配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空心楼盖涉及到建筑膜壳构件,构件多为组装预制件。中国专利ZL01140106.0公开了一种现浇钢筋楼板用空腔结构模壳,该模壳克服了现浇楼盖的缺点。但是这种构件模壳是底板、侧壁与上顶板不是一次成型,上顶板需要另行制作,分两次模具,存在着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模具数量多、上顶板和侧壁板结合不紧密,运输中亦脱落,耗费人工、施工复杂的特点,缺点主要表现在:该构件模壳侧壁和底板连接力不牢固,制作时结构较复杂,施工时需要预先组装和装配。此外,该构件的装配复杂,在施工时增加了施工的步骤和难度,因此必然造成施工难度和时间的增加,不能达到快速施工、节省工期、节省人力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砼装配箱及制造方法,能够使上顶板、下底板和侧壁板六面整体一次成型,它具有制作方便、效率高、施工便捷快速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筋砼装配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本装配箱是水泥、石子、沙子、水、玻璃纤维网等材料组成的水泥砂浆和钢筋制成,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将水泥、石子、沙子、水等充分搅拌成有粘性的水泥砂浆,准备预制上顶板的轻质板材,备用。
(2)组装模具底板和受力拉结筋。在铺设铁轨上组装模具底板,底板下方有铁轮能与铁轨结合并能在铁轨上滚动,便于移动模具进入下一个工序,将模具底板上表面涂抹上脱模剂;在模具底板上放置交叉的受力拉结筋贯穿并伸出模具。
(3)组装模具侧壁板并涂抹脱模剂。将模具侧壁板组装成预制的装配箱的尺寸和形状并涂抹上脱模剂。
(4)制作下底板和侧壁板。用预先调配好的水泥砂浆涂抹下底板和侧壁,达到预定的厚度后,放置玻璃纤维网,再涂抹水泥砂浆达到预定厚度。
(5)制作上顶板。侧壁板和下底板涂抹完成后,迅速在侧壁板上方插入涂有脱模剂的支撑上顶板的支撑钢筋,将预制好大小合适的轻质板材放置在支撑钢筋上,用调配好的水泥砂浆将侧壁板和上顶板粘合在一起,达到预定厚度后,放置玻璃纤维网,再涂抹水泥砂浆达到预定厚度。
(6)脱模养护。在步骤(5)制作的装配箱成型后脱模、脱支撑钢筋,在养护完全固化后修整即为成品。
这样根据上述方法得出的装配箱是上顶板、下底板、侧壁板一次成型形成整体封闭六面体结构。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步骤(2)中模具的下底板中心部位设置有吊装钢筋并在涂抹下底板和侧壁板时,,用预制的外表面涂有脱模剂的塑料管套住;在步骤(4)中涂抹下底板和侧壁时,将塑料管外表面亦涂抹水泥砂浆;在步骤(5)中轻质板材中心部位有可使塑料管露出的露孔;在步骤(6)中将塑料管脱掉制成成品。该成品含有贯穿下底板和上顶板的吊装孔和吊装钢筋。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步骤(4)之后步骤(5)之前增加在装配箱内填充内模步骤,便于内模整体不变形。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在侧壁板与上顶板、下底板连接外侧周边分别设置有嵌固齿,嵌固齿突出或凹陷于侧壁板表面或成不规则排列于连接处,便于现浇混凝土时能更有效的与现浇肋梁结合。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内膜为泡沫、珍珠岩等轻质材料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装模具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装模具侧壁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含有吊装钢筋组装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涂抹上顶板示意图。
图6为图5A-A剖视图。
图7为工艺流程图。
附图中,1、模具下底边,2、模具底板,3、受力拉结筋,4、模具侧壁板,5、塑料管,6、吊装钢筋,7、上顶板,8、支撑钢筋,9、侧壁板,10、下底板,11、轻质板材,12、吊桩孔,13、嵌固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1)准备材料。将水泥、石子、沙子、水等充分搅拌成有粘性的混合物,准备预制顶板的轻质板材,备用。
(2)组装模具底板和受力拉结筋。在铺设铁轨上组装模具底板,底板下方有铁轮能与铁轨结合并能在铁轨上滚动,将模具底板上表面涂抹上脱模剂;在模具底板上放置贯穿的受力拉结筋并贯穿模具伸出。
(3)组装模具侧壁板并涂抹脱模剂。将模具侧壁板组装成预制的装配箱的尺寸和形状并涂抹上脱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杰,未经杨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