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0769.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胜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4;A61K35/64;A61K35/56;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痈又称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体生痈的慢性消化性疾病,其病变形成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致,且其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成为溃疡,不同于糜烂,故名为消化性溃疡。又因其病变98%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上腹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伴反酸嗳气,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可有神经功能证候群。其症状为上腹部中、下脘疼痛。一般分为二类:中脘痈(胃溃疡)、下脘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西医治疗胃痈一般采用西药进行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这种人工周期疗法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而且西药对肝、胆、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凝血机制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胃痈是内外之邪犯脾胃,胃膜受损,血败肉腐所致。宜用疏肝理气,温和健脾,和胃止痛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胃痈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西药进行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治标不治本及存在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0-25份 、败酱草10-30份、党参10-25份、炒麦芽10-40份、九香虫5-20份、白芨5-20份、海螵蛸5-20份、白芍10-25份、地丁5-20份、龙骨5-20份、高良姜5-20份、血竭5-20份、鱼腥草5-20份、青皮5-15份、薏苡仁10-30份、赤小豆10-30份、神曲10-25份、甘草3-1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5份、败酱草20份、党参15份、炒麦芽30份、九香虫10份、白芨12份、海螵蛸10份、白芍15份、地丁10份、龙骨12份、高良姜12份、血竭10份、鱼腥草9份、青皮8份、薏苡仁20份、赤小豆20份、神曲15份、甘草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炒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九香虫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龙骨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高良姜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血竭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收敛止血、止痛生肌的功效,对胃痈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6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5g、败酱草20g、 党参15g、炒麦芽30g、 九香虫10g、白芨12g、海螵蛸10g、白芍15g、地丁10g、龙骨12g、高良姜12g、血竭10g、鱼腥草9g、青皮8g、薏苡仁20g、赤小豆20g、神曲15g、甘草6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20g、败酱草10g、 党参25g、炒麦芽25g、 九香虫5g、白芨10g、海螵蛸12g、白芍20g、地丁15g、龙骨5g、高良姜20g、血竭15g、鱼腥草12g、青皮5g、薏苡仁15g、赤小豆25g、神曲20g、甘草9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胜波,未经孙胜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