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0692.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鲁红波;鲁道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红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9/02;A61P29/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骨关节炎 内服 中药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造及应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又名增生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退行性关节炎(骨退行性变)、肥大性关节炎(大骨节),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关节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细胞膜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表面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形成唇样增生即骨唇;关节韧带附着处受到损伤,形成刺状增生即骨刺。这些骨唇和骨刺统称为骨赘,并由此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僵直和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发生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如外伤、营养、溶酶改变等。中医学将此病纳入“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因素是:外感于风寒湿邪或劳损与跌仆闪挫,内伤于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因而导致气滞血瘀,络脉阻塞。治疗原则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通络舒筋、强健筋骨。对骨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已推出各种中药制剂,但仍见有很多患者在外用内服之余不见好转,处处求医问药。外用中药里有的由于其配方的原因,部分患者不适应,容易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需要浸泡或外敷的中药,由于受制于气温和时间等因素,操作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所述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党参10-12克,黄芪10-15克,白术10-12克,川芎6-9克,白芍10-15克,威灵仙(醋制)10-15克,桂枝6-9克,羌活6-9克,独活6-9克,络石藤9-12克,五加皮9-12克,骨碎补10-15克,怀牛膝6-10克,元胡(醋制)6-10克,红花3-6克,鸡血藤10-15克,法半夏6-10克,陈皮6-9克,茯苓9-12克,海蛤粉10-20克,玉竹6-9克,甘草2-4克。
优选的,所述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党参11克,黄芪13克,白术11克,川芎7克,白芍13克,威灵仙(醋制)13克,桂枝7克,羌活7克,独活7克,络石藤10克,五加皮11克,骨碎补12克,怀牛膝8克,元胡(醋制)8克,红花5克,鸡血藤13克,法半夏8克,陈皮7克,茯苓10克,海蛤粉15克,玉竹7克,甘草3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为一日之剂量,可在现代生物工艺下制成片剂、丸剂、胶囊颗粒剂或散剂。每日口服3次,2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本中药方剂也可用于治疗风湿性腰腿疼痛。应注意:经期,孕妇,化脓性关节炎,消化性溃疡及身体有出血倾向者禁用;红肿性骨关节炎患者慎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方剂主要是通过益气养血壮骨,行气活血化瘀,祛风胜湿止痛,软坚散结通络等治则,来达到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目的。中药方剂中各味药物性能如下:
党参:甘,微温。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
白术:甘,苦,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川芎:辛,苦,温。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配当归、白芍、熟地可养血入营。
白芍:苦,酸,微寒。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肝潜阳。
威灵仙:辛,咸,温。祛风除湿,逐痰饮,散癖积,消骨鲠。
桂枝:辛,苦,温。解肌发汗,温经通脉,祛风止痛。
羌活:辛,苦,温。祛风胜湿,解表散寒,习惯偏于治疗身体上部之痹痛。
独活:辛,苦,温。祛风胜湿,解表散寒,习惯偏于治疗身体下部之痹痛。
络石藤:苦,微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凉血消肿。
五加皮:辛,温。祛风化湿,益肝肾强筋骨,利尿消肿。
骨碎补:苦,温。益肝肾壮筋骨,续筋接骨疗伤,祛风湿。
怀牛膝:苦,酸,平。强筋骨利关节,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
红花:辛,温。活血通经祛瘀,和血止痛。
鸡血藤:苦,温。补血活血,疏经通络,祛风湿。
元胡:辛,苦,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行血中之气滞,通气中之血滞。
法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止血。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其毒性几乎降为零。
陈皮:辛,苦,温。燥湿化痰,行气和胃止痛。
茯苓:甘,淡,平。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海蛤粉:苦,咸,平。软坚散结,清肺化痰。
玉竹:甘,平。养阴生津(治肺、胃阴虚),有强心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红波,未经鲁红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