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0295.5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语风;王治中;宋健;于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F16D121/24;F16D1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电磁阀 集成 制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制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要求制动系统减小、取消对发动机真空度的依赖,且回馈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复合制动过程不影响制动踏板感觉。分布式电液制动系统是一种符合新能源汽车要求的制动系统,制动执行机构是该系统控制制动液压的装置,每个制动器配备一个。已有的制动执行机构的设计方案,如本申请人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201110095263.1:用于汽车分布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执行机构,以及发明专利申请201110107718.7:采用中心阀活塞的制动执行机构,均采用串联式设计,其中的电机与丝杠通过联轴器相连,因此造成制动执行机构较长,增加了在车辆上安装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改变已有执行机构的结构,以克服已有制动执行机构的缺点,缩短了制动执行机构的长度,便于制动执行机构在车辆上的安装。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包括电机、螺母、丝杠、下防转销、上防转销、活塞、密封圈、活塞复位弹簧、主缸壳、电磁阀和油壶;所述的电机由电机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组成,所述的电机壳通过螺钉与主缸壳相对固定,电机定子固定在电机壳上,电机转子通过右轴承和左轴承支承在电机壳和所述的主缸壳中,电机转子为中空形,所述的丝杠和螺母置于中空形电机转子的中心孔中,丝杠与电机转子相对固定,螺母与丝杠同轴装配,构成运动副,将电机转子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螺母和所述活塞的平动,螺母与所述的活塞同轴固定;所述的活塞表面上加工有下防转槽和上防转槽,所述的下防转销和上防转销固定在所述的主缸壳上,并分别插入活塞表面的下防转槽和上防转槽中,防止活塞和所述的螺母转动,使所述的活塞和螺母在丝杠转动的驱动下进行平动;所述的活塞的左段置于所述的主缸壳中,与主缸壳围成制动液腔;所述密封圈装在所述活塞上,对制动液腔中的制动液进行密封;所述的活塞复位弹簧置于制动液腔中,活塞复位弹簧的左端与主缸壳内壁接触,右端与活塞上的凸台接触;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缸壳上,电磁阀的阀口置于制动液腔与油壶之间的油路上;所述的油壶安装在所述的主缸壳上,通过油壶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的主缸壳上开有出油孔,制动液腔中的制动液通过出油孔进入与本制动执行机构相连的制动管路和制动器中。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其优点是,采用电磁阀控制制动液腔与油壶之间的连通和隔离,并且使电机转子为中空,丝杠和螺母置于电机转子的中心孔中;丝杠与电机转子固连,电机转子的转动通过丝杠和螺母变为螺母和活塞的平动,由于这些结构上的改进,与已有的的串联式制动执行机构相比,大大缩短了制动执行机构的长度,便于制动执行机构在车辆上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电磁阀的集成式制动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电机壳,2为电机转子,3为电机定子,4为螺母,5为丝杠,6为右轴承,7为左轴承,8为下防转销,9为上防转销,10为活塞,11为密封圈,12为活塞复位弹簧,13为主缸壳,14为制动液腔,15为出油孔,16为电磁阀,17为油壶,18为油壶密封圈,19为下防转槽,20为上防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导航仪
- 下一篇:一种电磁离合器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