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电池负极板免水洗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701.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板 水洗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电池负极板免水洗工艺。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把有限的电能存储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使用蓄电池的产品越来越多,使得市场对蓄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蓄电池的产量也日益增大。随着人们对管式电池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长寿命性能的逐步认识,国内管式电池的生产规模逐渐升温。目前国内对铅酸蓄电池负极板的处理工艺是:负极板化成后迅速浸入到水洗槽中,用流动的清水将含硫酸的极板冲洗至中性,然后浸入到50-60℃的硼酸饱和液或密度为1.02g/cm3的丙三醇溶液中保持1-3分钟,取出后立即进行干燥。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公司在研究这一水洗工艺,但侧重研究的是水洗工艺中水的温度范围,水洗的时间等。
传统的水洗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清水,排放大量含铅和硫酸的工业废水。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水的大量消耗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含铅和硫酸的工业废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6189A,公开了一种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处理工艺,其提出将负极板出槽后直接进入一定浓度的木糖醇或丙三醇溶液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进行干燥。虽然其取消了水洗工艺,但这种方式制备的电池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水资源,没有废弃物排放的铅酸电池负极板免水洗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铅酸电池负极板免水洗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 首先将化成好的负极板浸泡在密度为1.05g/ml的稀硫酸溶液中4-6分钟,温度控制在10-45℃,使负极板的微孔中储存相对密度的稀硫酸;
2.将步骤1中浸泡好的负极板在空气中晾挂,晾挂在10-45℃的室温下4-6分钟,使负极板内部的硫酸流出在有效面积上并在空气中与负极板表面积上的海绵铅反应生成隔离层,其反应方程式:
2Pd+O2+2H2SO4→2PdSO4+2H2O;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负极板在常温下浸泡在密度为1.035g/ml的抗氧化剂溶液中,浸泡时间4-6分钟;
4. 将步骤3中起槽后的负极板用不锈钢棍穿好排开,板与板间距3-6mm,再转入排风机2-4小时,在60-79℃的温度下干燥,时间控制在16-20小时,确保含水量低于0.5%即可。
本发明的原理:利用铅酸电池负极板的微孔储存相对密度的稀硫酸,一定量的硫酸在空气中与负极板表面积上的海绵铅反应生成隔离层,从而达到减缓氧化的目地,利用抗氧化剂对未完全反应到的进行弥补和加固。
本发明制备的负极板可用在对电池要求较高的高端用电器上,由于整个过程未接触自来水金属离子和矿物质,电池自放电、储能量、放电时间等性能上可与传统电池媲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节约用水、免去废水处理和部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铅酸电池负极板免水洗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 首先将化成好的负极板浸泡在密度为1.05g/ml的稀硫酸中5分钟,温度控制在20℃,使负极板的微孔中储存相对密度的稀硫酸;
2.将步骤1中浸泡好的负极板在空气中晾挂,晾挂在20℃的室温下5分钟,使负极板内部的硫酸流出在有效面积上并在空气中与负极板表面积上的海绵铅反应生成隔离层,其反应方程式为:
2Pd+O2+2H2SO4→2PdSO4+2H2O;利用铅酸电池负极板的微孔储存相对密度的稀硫酸,一定量的硫酸在空气中与负极板表面积上的海绵铅反应生成隔离层,从而达到减缓氧化的目地;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负极板在常温下浸泡在密度为1.035g/ml的抗氧化剂溶液中,浸泡时间5分钟,利用抗氧化剂对负极板表面未完全反应到的地方进行弥补和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