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501.3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新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5/04 | 分类号: | C07D27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627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噻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涉及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2-苯并异噻唑-3-酮(BIT,式I)广泛应用于杀菌剂、防腐剂,目前,1,2-苯并异噻唑-3-酮的传统合成方法是采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酰氯化、氯化、氨解闭环得到目的产物,该传统的合成方法不仅步骤长,而且会产生二氧化硫废气,收率低。因此,若能提供一种新型的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以克服传统工艺的缺点,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式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合成工艺所存在的缺点,极大地减少了工艺步骤,以及减少了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邻氯苯腈与无水硫氢化钠反应,然后酸化,得邻巯基苯腈;
2)将邻巯基苯腈与水、氯气反应,升温结晶,得1,2-苯并异噻唑-3-酮粗品;
3)将所得粗品经过碱溶,脱色,酸化,得1,2-苯并异噻唑-3-酮成品。
步骤1)中,所述邻氯苯腈与无水硫氢化钠反应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二甲基甲酰胺。
步骤1)中,所述邻氯苯腈与无水硫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1-1:2,优选1:1.3-1:1.8。
步骤1)中,所述邻氯苯腈与无水硫氢化钠的反应温度为90-160℃,优选90-120℃,反应时间为3-12h,优选6-9h。
步骤1)中,所述酸化是通过盐酸、稀硫酸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盐酸,酸化后PH值为2-3。
步骤2)中,所述邻巯基苯腈与水、氯气的反应温度为0-20℃,优选5-15℃,反应时间为4-12h,优选6-9h。
步骤3)中,所述碱溶是通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组合溶解,优选氢氧化钠,碱溶后PH值为9-10,温度为40-85℃,优选60-75℃。
步骤3)中,脱色温度为50-85℃,优选60-75℃。
步骤3)中,所述酸化是通过盐酸、稀硫酸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盐酸,酸化后PH值为2-3,温度为20-65℃,优选20-40℃。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合成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完全区别于传统的2,2'-二硫代二苯甲酸路线,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缺点,极大地减少了工艺步骤,以及减少了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1,2-苯并异噻唑-3-酮标准品的HPLC检测数据;
图2是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HPLC检测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实验例1
在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g邻氯苯腈,30.5g无水硫氢化钠及500ml二甲基甲酰胺,通氮气保护,在100℃反应7h,反应结束,冷却,减压去除DMF,加入水600ml,抽滤,滤液用冰水浴,用盐酸酸化至PH=2,下层出现黄色油状液体,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减压去除乙酸乙酯,得到邻巯基苯腈产品34g。
在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00g邻巯基苯腈、氯化苯700g、水80g,控制温度在5-15℃,通氯气,约100g,取样分析至原料峰<2%;若原料峰>2%,继续通氯气,直至原料峰<2%;缓慢升温至65℃,保温1h,降温至25-30℃,抽滤,得到1,2-苯并异噻唑-3-酮粗品约175g。
在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批粗品,400g水,升温,滴加液碱,调节PH值为9-10,搅拌30min,静止分层,下层水相加入活性炭脱色,保持温度60-65℃,搅拌30min,过滤,控制温度25-40℃,用盐酸调节PH=2,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目标产物1,2-苯并异噻唑-3-酮约135g。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新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寿光新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