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压热协同双酶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98437.9 | 申请日: | 2013-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群玉;史苗苗;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9/22 | 分类号: | C12P19/22;C12P1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压热 协同 处理 制备 消化 淀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慢消化淀粉淀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压热协同双酶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家Englyst根据淀粉在人体内消化情况把淀粉分成易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RDS指那些能在口腔和小肠中快速消化的淀粉(<20min);SDS是指在小肠中能被完全消化但消化速度比较慢的一种淀粉(20~120min);RS是指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最终在大肠中被微生物发酵利用的淀粉(>120min)。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Jenkins教授提出衡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反应的一种有效的指标——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用来表示食物被食用之后,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低GI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的峰值低,下降缓慢;高GI食物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峰值高。因此,一些低GI的食物能够维持机体较长一段时间的饱足感,因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不会立即被消化吸收;而另一些高GI的食物食入后,会很快引发另一次进餐的需要。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淀粉的消化性与人体的许多疾病密切相关。低GI的食物可减少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动物试验表明,若饮食中包含SDS,会延迟胰岛索抗性的发生。餐后血糖应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DS的含量,而SDS可持续缓慢释放出能量,维持餐后血糖稳定,还可以降低餐后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可有效改善餐后血糖负荷,控制糖尿病患者特别是II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SDS含量高的食物还有饱腹感,可以作为肥胖人群的减肥产品,还可以作为长跑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剂,对正常人群也大有裨益。可见,低GI食物对人们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制备慢消化淀粉的方法主要有采用热液处理、重结晶、化学改性和酶法。Shin等报道,将甘薯淀粉的水分含量调整到50%,并在55℃加热处理12h后,可形成最高含量为31%的慢消化淀粉。Han J.A.等把蜡质玉米淀粉先交联再羟丙基化或乙酰化处理,得到的SDS比单一交联处理多,且交联-羟丙基化改性得到SDS含量(蒸煮处理)最高为21%。将不同淀粉经过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之后与α-淀粉酶的结合能力削弱,淀粉的可消化性降低。Zhang L.L.等采用4~25℃一系列温度循环制备重结晶慢消化糯米淀粉,SDS含量最高为51.62%。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有:(1)热液处理得到的慢消化淀粉的含量不高;(2)化学改性在得到慢消化淀粉的过程中引入了化学试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温度循环重结晶法可得到较高含量的慢消化淀粉,但生产工艺繁琐,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生产慢消化淀粉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地提高慢消化淀粉的含量和收率,降低能耗的用压热协同双酶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的方法。
本发明以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β-淀粉酶水解,再经葡萄糖转苷酶的作用,使淀粉分子链发生改变和重组,形成一种具有新结构的产品,这种产品添加到食品中,会减缓在人体内的消化速率。以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家Englyst的方法来测定慢消化淀粉的含量,开发出慢消化淀粉含量高(35~65%SDS)的系列产品。具体操作是将淀粉分散于水中,其含量为5~45%,在高压灭菌锅中121℃下保持30mins,调节温度、pH,加入β-淀粉酶反应一段时间后采用沸水浴保持30mins灭酶,再将温度、pH调节到葡萄糖转苷酶的最佳酶活力条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采用同样方法立即灭酶,所得样品经干燥、粉碎、过筛等步骤得到含慢消化淀粉含量较高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压热协同双酶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浓度为5~45%的淀粉乳置于高压灭菌锅中,在110-140℃下压热反应20-40mins;
(2)调节pH至4.0~7.5,在45~75℃加入用量为50~450U/g淀粉的β-淀粉酶,保持1~8hrs;
(3)高温灭酶;
(4)调节pH至4.0~7.5,在40~75℃下加入葡萄糖转苷酶,用量为100~500U/g淀粉,保持6~48hrs;
(5)高温灭酶;
(6)经自然冷却、鼓风干燥箱干燥、粉碎和筛分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窖池封窖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食用油高效脱色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