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大屏幕微显背投影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7848.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郑占青;李卫华;王燕华;朴贤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8 | 分类号: | G03B21/28;G02B5/10;H04N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大屏幕 微显背 投影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投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办公领域、视频会议、学校多媒体教室、家庭影院的超薄大屏幕微显背投影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显背投显示,包括投射型微显背投显示和反射型微显背投显示,即LCD背投显示器和LCOS、DLP(Digital Micormirror Device,译作数字光处理器)背投显示器,一般包括照明光学系统、色光分离光学系统、电光装置、色光合成系统、投射光学系统及屏幕。在微显示背投显示器中,分离的三色光(红、绿、蓝)经过电光装置和色光合成系统后通过投射光学系统最后投影到屏幕上。
从结构上来说,现有的微显背投显示器包括机壳、屏幕、光引擎、小反射镜、大反射镜,屏幕设在机壳正面,光引擎、小反射镜、大反射镜设在机壳内,其中小反射镜斜设在屏幕下后方,大反射镜斜设在屏幕后方;从工作原理来说,光引擎发出的光信号首先投至小反射镜上,并通过小反射镜和大反射镜的两次反射后投射到屏幕上。然而,现有的微显示背投显示器由于大小反射镜均为平面反射镜,为了纠正图形反射造成的梯形变形,因此大小反射镜斜设角度上的具有局限性(即大、小两反射镜与屏幕面的交角均在34度到37度之间),使得大反射镜光轴反射点与屏幕间距太大,最后导致整机厚度太厚,从而影响美观,同时也占用了用户更多的空间面积,严重影响了微显背投显示器在办公领域、视频会议、学校多媒体教室、以及家庭影院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投影距离短、能耗低、产品厚度薄的超薄大屏幕微显背投影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薄大屏幕微显背投影显示装置,包括机壳、设在机壳正面的屏幕,以及设在机壳内的光引擎、小反射镜、大反射镜,所述光引擎发出的光信号依次经过小反射镜、大反射镜的反射,最后投射到屏幕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反射镜为圆弧面小反射镜,并放置在所述屏幕的正下方,大反射镜设在屏幕后方,并与屏幕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小反射镜的圆弧(非球)面为 (a、b值根据角度变化而不同)的双曲线型的圆弧(非球)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大屏幕微显背投影显示装置,由于小反射镜采用圆弧(非球)面反射,极大地缩短了光引擎至大屏幕的光程,即缩短了投影距离,从而大大减小背投显示器的厚度;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小反射镜和大反射镜位置和纠正梯形变形方式的改变,能大大减小背投显示器的厚度,从而使微显背投显示器更美观,更少占用用户的空间面积。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产品,由于解决了传统背投显示器厚重的缺点,并且采用了全新的全高清数字显示芯片,因此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平板高清产品。
表1为本发明的超薄微显背投产品和市场常见平板显示产品的厚度、重量比较一览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