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088.9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庞买只;卢伟;李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4;C08L69/00;C08L3/02;C08K3/34;C08K3/26;C08K3/30;C08K3/22;C08K5/41;C08K5/14;C08K5/521;C08K5/1515;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聚酯 薄膜 增容 方法 | ||
1.一种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降解聚酯与无机或有机填料的共混复合体系中,加入钛酸酯类偶联剂、自由基交联剂和多环氧基化合物,引发酯交换反应、分子间交联反应以及端基扩链反应,从而实现共混聚酯之间的增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混复合体系总质量以100%计,钛酸酯类偶联剂占共混复合体系总质量的0.1-2%,自由基交联剂占共混复合体系总质量的0.01-0.5%,多环氧基化合物占共混复合体系总质量的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混复合体系中生物降解聚酯质量百分含量为40-99%,无机或有机填料质量百分含量为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降解聚酯为如下其中之一:
(1)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二元醇得到的脂肪族聚酯,或
(2)脂肪族醇酸化合物得到的脂肪族聚酯,或
(3)脂肪族二元羧酸、芳香族二元羧酸与脂肪族二元醇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降解聚酯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撑碳酸酯、聚乙撑碳酸酯或聚羟基烷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聚羟基烷酸酯为: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戊酸酯、聚羟基丁酸-己酸酯或聚3,4-羟基丁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共混薄膜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机填料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粉、高岭土、蒙脱土、“塑固金”、硫酸钠、硫酸钡、硅灰石、氧化镁、氧化钙、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晶须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机填料为:淀粉、木粉、竹粉、纤维素、甲壳素或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钛酸酯类偶联剂为配位型,钛酸酯类偶联剂为:钛酸四正丙酯、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三硬脂酸钛酸异丙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三异油酰钛酸异丙酯、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二油酰辛烷基苯钛酸异丙酯、三(十二烷基-肉豆蔻基)钛酸异丙酯、二(十二烷基-肉豆蔻基)-甲基丙烯酰钛酸异丙酯、十二烷基-肉豆蔻基-二甲基丙烯酰钛酸异丙酯、二异硬脂酰枯基苯钛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酰钛酸异丙酯、二甲基丙烯酰-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三(十二烷基苯磺酰)钛酸异丙酯、二异硬脂酰-丙烯酰钛酸异丙酯、异硬脂酰-二丙烯酰钛酸异丙酯、三(磷酸二辛酯)钛酸异丙酯、4-氨基苯磺酰-二(十二苯磺酰)钛酸异丙酯、三(蓖麻醇酰)钛酸异丙酯、三甲基丙烯酰钛酸异丙酯、三枯基苯钛酸异丙酯、三丙烯酰钛酸异丙酯、二(4-氨基苯甲酰)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三(N,N-二甲基乙氨基)钛酸异丙酯、三(2-甲酰苯基)钛酸异丙酯、二(2-甲酰苯基)-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三(焦磷酸二辛酯)钛酸异丙酯、三(焦磷酸二丁酯)钛酸异丙酯、二(N,N-二甲基乙氨基)-(亚磷酸二辛酯)钛酸异丙酯、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丁酯、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二异硬脂酸(酯)羟乙酸钛、二(磷酸二辛酯)羟乙酸钛、二(焦磷酸二辛酯)羟乙酸钛、二(焦磷酸二丁酯)羟乙酸钛、异硬脂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酸钛、二甲基丙烯酸(酯)羟乙酸钛、异硬脂酸丙烯酸羟乙酸钛、二丙烯酸(酯)羟乙酸钛、4-氨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羟乙酸钛、4-氨基苯甲酸-异硬脂酸羟乙酸钛、二(枯基苯氧基)羟乙酸钛、二氨茴酸(酯)羟乙酸钛、二异硬脂酸钛酸乙二酯、二(磷酸二辛酯)钛酸乙二酯、二(焦磷酸二辛酯)钛酸乙二酯、甲基丙烯酰-异硬脂酰钛酸乙二酯、二甲基丙烯酰钛酸乙二酯、二丙烯酰钛酸乙二酯、4-氨基苯甲酰-异硬脂酰钛酸乙二酯、二氨茴酰钛酸乙二酯、4-氨基苯磺酰-十二烷基苯磺酰钛酸乙二酯、二枯基苯氧基异硬脂酰钛酸乙二酯、二(2-甲酰苯基)钛酸乙二酯、二(焦磷酸甲丁酯)钛酸乙二酯、二(亚磷酸二月桂酯)钛酸四异丙酯、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四异丙酯或四辛氧基钛二(亚磷酸二月桂酯);
自由基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过氧化苯甲酰或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0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电磁逐波冲击的车速传感器
- 下一篇:测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