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响线虫趋向行为的微生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97021.5 申请日: 2013-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3202268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赵博光;叶兼菱;林峰;王华光;刘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代理人: 王楚云
地址: 210037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影响 线虫 趋向 行为 微生物 挥发性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影响线虫趋向行为的微生物挥发性化合物(VOCs)的生测方法,属生物测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松材线虫的化学生态学,对了解松萎蔫病的致病机理及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生测手段必不可少。在快速检测昆虫触角对气味的反应方面,触角电位图(Electroantennogram,EAG)是非常重要的生物测定方法(赵新成等, 2004)。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GC-EAD)连用技术可以通过昆虫触角的化学感器对化合物进行识别,检测其中的活性组分。受限于目前的手段,线虫的信息素的研究手段无法像昆虫的一样,不能直接用仪器检测到线虫对活性组分的神经电脉冲信号。因此只有将待分析的VOCs经GC-MS分析和鉴定出所有的组分的结构,购买所有有可能的化合物或进行合成,再对线虫进行生测(Zhao等, 2007;Kaplan等, 2008;Niu等, 2010)。 

常用松材线虫的生测手段一般采用琼脂平板生测法,以水琼脂平板或木段等为基质,来研究松材线虫的移行。具体的方法如下:在培养皿中倒入2%琼脂水液,待琼脂凝固后,用记号笔在培养皿背面划线,以平板中心为原点,将平板均匀的等分为四个象限。 在第一或第三象限放入处理,一般为真菌小块或样品溶液等;在第二或第四象限放入对照,一般为培养基小块或溶剂等。然后在平板中心滴入线虫液,一段时间后检测线虫的移行情况。Mamiya(Mamiya, 2006)用水琼脂平板为生测材料,研究了木材腐生真菌的活菌丝对松材线虫的作用。赵莉蔺(Zhao等, 2007)以0.8%琼脂平板为基质,对马尾松和松褐天牛的挥发物对线虫的吸引作用进行了研究。龙瑞敏(龙瑞敏, 2007)分别以灭菌的淡水沙和水琼脂平板为基质,研究了松材线虫的移行。谈家金(谈家金等, 2009)在水琼脂平板和木段上研究了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的吸引作用。 

上述琼脂平板生测法有两大不足,首先,它对生测样品的量需要量很大,以形成较高浓度梯度,被松材线虫感觉到;其次,采用了线虫在琼脂表面运动的方法进行,由于不同线虫的在自然界生境不同,存活的介质也不同,琼脂表面并不完全适合线虫的运动,特别是绝大多数线虫是在介质中运动,而不是在介质表面运动。因此这些方法影响线虫的运动,继而影响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Ishikawa (Ishikawa M, Shuto Y, Watanabe H. β-Myrcene, a Potent Attractant Component of Pine Wood for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esticide Chemistry).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6, 50 (7):1863-1866.) 建立了一种生测方法,用于检测供试化合物 (5 mg) 的挥发物对松材线虫的吸引作用。他使用的生测装置是T型玻璃管,内含9 ml 1.5 %的琼脂。该装置的空腔体约为π × r2 × h = 3.14 × (5 mm)2 × 200 mm = 15700 mm3。且T型管顶部有个虹吸管,用于向外抽气。使用该方法,它对管内的样品的浓度要求很高,即需要的所测化合物的量很大 (毫克mg数量级)。使用该生测方法无法检测到GC分离得到的对松材线虫有生物活性的微量挥发物 (纳克ng数量级的化合物)。 

张田园((张田园, 牛秋红, 应树松, 刘艳, 王敏, 王珍珍, 过雨晴. 细菌Bacillus sp. NS-3和灰葡萄孢对松材线虫的诱引.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6):47-50.)采用“水琼脂平板移行法”和“玻管法”,研究了松材线虫拮抗细菌Bacillus sp. NS-3和灰葡萄孢引诱线虫的能力。其方法为改良的玻管法,参考自Ishikawa的方法。采用玻管并在其上加装了虹吸管,对外抽气。方法中玻管内的空腔体积为π × r2 × h = 3.14 × (45 mm)2 × 7.5 mm = 47688.75 mm3,该方法同样对生测样品的量需要量很大,有着很高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