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相变萃取紫苏子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6853.5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庸;杨宜婷;李双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相变 萃取 紫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脂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苏子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紫苏子油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获得,是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天然油脂,所含主要成份为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是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天然植物油中这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
虽然人们对紫苏的功能组分、化学特点、生理功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其安全、高效萃取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解决。具体表现在:国内传统的紫苏籽油脂加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精制功效成分含量高的紫苏子油,改善紫苏子油的品质经迫在眉睫。
目前紫苏子油的提取主要采用压榨法、有机溶剂法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法。机械压榨法压榨时间长、出油率低、杂质多、油品质差;有机溶剂萃取法存在萃取时间长、效率低、溶剂消耗量大,且易造成产品中溶剂残留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仪器设备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且设备容积小、造价高、能耗大,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连续性生产;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11年申请的专利《一种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的方法》,使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从沙棘籽中萃取沙棘籽油,但存在提取时间长,萃取溶剂需求量大,不能连续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取率高、油脂质量好、安全、环保、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连续相变萃取紫苏子油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续相变萃取紫苏子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苏子在50℃~60℃温度下烘干,水份含量控制在5%~15%,粉碎至20目~60目,得到紫苏子原料;
(2)将紫苏子原料装入萃取釜中,在温度35℃~55℃,压力为0.5Mpa~2Mpa的条件下,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以100L/h~150L/h的速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50 min ~120min,萃取紫苏子油后,流进解析釜中,解析温度65℃~75℃,解析压力0.1Mpa~0.4Mpa,萃取剂通过加热、减压使萃取剂相变为气体,再通过即时压缩,变为液体再流经萃取釜,对物料再次萃取,如此循环多次。所述萃取剂是指丙烷、丁烷、 高纯度异丁烷、1,1,1,2-四氟乙烷、二甲醚、液化石油气和六氟化硫之中的一种。
本发明整个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由液态到气态再到液态的相变过程是即时、连续的,萃取剂是进行连续相变,循环使用的,萃取的紫苏子油保存在解析釜中,萃取完后放出收集。
所述萃取剂为正丁烷,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为0.5Mpa,连续萃取5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5℃,解析压力0.1Mpa。或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0.6Mpa,连续萃取7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5℃,解析压力0.2Mpa。
所述萃取剂为异丁烷,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为0.6Mpa,连续萃取80min,流量120L/h,解析温度65℃,解析压力0.3Mpa。或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为0.5Mpa,连续萃取9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0℃,解析压力0.3Mpa。
所述萃取剂为1,1,1,2-四氟乙烷,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压力为1.5Mpa,连续萃取12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65℃,解析压力0.4Mpa。或萃取条件2:萃取温度45℃,压力为1.8Mpa,连续萃取10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0℃,解析压力0.3Mpa。
所述萃取剂为二甲醚,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为1.5Mpa,连续萃取6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0℃,解析压力0.2Mpa。或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为1.2Mpa,连续萃取90min,流量130L/h,解析温度65℃,解析压力0.3Mpa。
所述萃取剂为液化石油气,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为1.2Mpa,连续萃取90min,流量130L/h,解析温度65℃,解析压力0.3Mpa。或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为1.1Mpa,连续萃取90min,流量150L/h,解析温度75℃,解析压力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广州绿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6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