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天然鱼翅与仿生鱼翅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95532.3 申请日: 2013-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3185719A 公开(公告)日: 2013-07-03
发明(设计)人: 杨贤庆;林婉玲;李来好;杨少玲;邓建朝;郝淑贤;岑剑伟;戚勃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1/84 分类号: G01N21/84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
地址: 5103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鉴别 天然 鱼翅 仿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的质量鉴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鉴别天然鱼翅与仿生鱼翅的方法,适用于以常见天然鲨鱼翅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天然生翅(带皮的)、天然明翅(已去皮的)和天然翅针等的判定,以及以明胶等为主要成分加工成的仿生鱼翅翅针的判定。

背景技术

鱼翅,又称鲨鱼翅、鲛鱼翅,是用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加工制成的一种海味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软骨素、骨质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档营养品,具有补血、益气、补肾、补肺和健胃等功效,与鲍鱼、海参、鱼肚并列为我国四大海珍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鱼翅作为宴席上的名贵菜品由来已久,是高档筵席的代表性原料之一,因资源稀缺而价格昂贵。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食用鱼翅这样的爱好都只是发生在小众的圈子里。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鱼翅的消费却开始大增。人们对鱼翅的追逐导致了鱼翅贸易市场的繁荣,尤其是在中国。出于环保和保护濒危动物鲨鱼的考虑,环保人士鼓励用“素鱼翅”替代真鱼翅。素鱼翅,也称仿生鱼翅,是用明胶或淀粉添加其他成分合成的,口感与真鱼翅相差无几,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素鱼翅虽然没有真鱼翅的营养,但口感、外观与真鱼翅相似,且价格却远远低于真鱼翅,于是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种素鱼翅冒充真鱼翅出售,牟取暴利,衍生出了一条高暴利的造假产业链。2013年初有国内媒体报道,市场上部分“三无”仿生鱼翅被一些酒店以低价购买后,转手变成价格高昂的高档食品出售。这些鱼翅制作所用原料和处理工艺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有致癌作用。鱼翅市场的混乱,不仅使消费者和真鱼翅销售者利益受损,甚至打破了鱼翅物以稀为贵的平衡,导致鱼翅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对鲨鱼资源构成致命威胁。鱼翅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不良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快捷、有效地鉴别鱼翅真假的方法,无法实施有效监管,因此,解决天然鱼翅与仿生鱼翅的鉴别方法成为鱼翅质量安全控制的首要任务。

国内外已有的真假鱼翅的鉴别方法主要有:感官鉴别法、DNA鉴定法,等。但感官鉴定法只适合于部分业内人士,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能够从色泽、透明度、弹性、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判定。DNA鉴定法准确可靠,但鉴定过程复杂,检测费用高,所需时间长,只适合于有条件的专业分析人士进行操作。现在急需发明一些既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量化测量指标,又能实现操作方便、快捷、检测结果准确、有效的新的鉴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天然鱼翅与仿生鱼翅的方法,解决鱼翅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乱象难以控制的难题,为鱼翅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鉴别天然鱼翅与仿生鱼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备用翅针,用刀片将翅针切成长度小于0.5mm的小柱,保持横切面表面光滑;

(2)然后将小柱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其横切面朝上,根据翅针切面的大小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制40倍或100倍,再微调至显微镜配套拍照系统所呈现的画面清晰为止并拍照;

(3)如在样品的切面中心有一漩涡,从中心至边缘呈透明的亮带和不透明的暗带相间排列,形成一个个同心的环纹带,环纹带呈类椭圆形,具有这类特异结构的翅针,则判定为天然鱼翅翅针;如没出现这种特异结构的翅针,判定为仿生翅针。

所述备用翅针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取所要检测样品中不同部位的生翅,加入室温水浸泡15h以上,然后置于沸水中煮30min,捞出,去沙、去皮,剔掉肉、骨及软组织,再取出翅针,并清洗粘附在翅针上的白色组织,最后将翅针置于清水中,备用。

所述备用翅针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取所要检测样品中不同部位的明翅,加入室温水浸泡10h以上,然后置于沸水中煮约30min,捞出,去掉表面组织及软骨,再取出翅针,并清洗粘附在翅针上的白色组织,最后将翅针置于清水中,备用。

所述备用翅针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取所要检测样品中的干翅针加入室温水浸泡10h后,置于沸水中煮约30min,然后放入清水中,备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能够通过视图和文字描述客观、清晰地反映检测结果。该技术有效避免了感官鉴定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