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5478.2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地区 改良 行道树 盐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土地盐渍化问题,滨海地区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更加突出。滨海盐碱土具有盐分高、养分低、比重和容重大、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小等缺点,极大地制约了滨海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探索如何快速利用已沉积下来的滨海原生盐土(包括盐田或吹填出来重盐渍土)改良为绿化种植土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滨海盐土的土壤改良技术主要采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易于实施和推广的暗管排盐、客土种植技术,客土种植技术对取土区域的农田破坏性较大,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且长期、大量的种植土运输过程,造成道路车流量加大,易造成道路拥堵,重型车又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排放的尾气又污染环境,从物资流到能源流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制约滨海盐碱地盐土绿化的因素,即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结构差,土壤含盐量高,土壤贫瘠、板结,提供一种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达到不更换客土直接绿化成功的目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地下排盐;
2)、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把行道树原有挖槽土挖出,晾晒在旁边,浇透水,土体处于冻融状态,经过一个冬季反复自然冻融后,等待春季消化后,在土体中掺入工业废弃物,掺拌均匀后,作为回填土直接回填到行道树挖好的沟中;
3)、大水洗盐:开始起畦灌大水,浸泡土体后,通过暗管排盐系统排出咸水,检测1米土体内土壤含盐量平均达到0.5以下,即停止洗盐;
4)、增加肥力,改良土壤:在表层30cm土壤掺入有机废弃物,旋耕混拌均匀。
5)、植物配置及栽植:选择耐盐碱植物乔灌木以及改良土壤的豆科植物,立体配置,尽快保证地面覆盖;按园林栽植标准完成。
具体地,该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地下排盐:在滨海地区盐土的地下构建暗管排盐系统;
2)、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把行道树原有挖槽土挖出,晾晒在旁边,浇透水,土体处于冻融状态,经过一个冬季反复自然冻融后,等待春季消化后,在土体中掺入土体体积10~15%的工业废弃物,掺拌均匀后,作为回填土直接回填到行道树挖好的沟中;
3)、大水洗盐:开始起畦灌大水,按土体体积的0.5~1.0倍用水量,慢慢灌入土体,浸泡土体至少24小时后,通过暗管排盐系统排出咸水,检测1米土体内土壤含盐量平均达到0.5以下,即可停止洗盐;以后结合植物栽植浇灌进一步脱盐;
4)、增加肥力,改良土壤:在表层30cm土壤掺入有机废弃物,掺入量为2-3㎏/㎡,旋耕混拌均匀;
5)、植物配置及栽植:选择耐盐碱植物乔灌木以及改良土壤的豆科植物,立体配置,尽快保证地面覆盖;按园林栽植标准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工业废弃物为粉煤灰、滤渣、碱渣、磷石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有机废弃物为稻壳、粉碎秸秆、药渣、糠渣或酒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豆科植物为苜蓿,白三叶,百脉根,红豆草,胡枝子,草木犀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1)中涉及的暗管排盐系统为本领域的常规公知技术,申请号为99123842.7,发明名称为“浅潜水滨海地区暗管排盐技术”可以适用于本发明中。
优选地,所述的暗管排盐系统采用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和构筑提排泻水管路构成的暗管排盐系统;其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埋设在离地表面0.6-1.5米处,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由主排水管和集水管组成,主排盐管和集水管线级数采用二级,以正交网格型或斜交人字型铺设,集水管纵向铺设长度为100米,坡降1-3/1000,集水管之间的间距为6-10米,构筑提排泻水管路由检查井、集水井构成,其检查井和集水井的设置方向与集水管的设置方向一致,检查井的井距为20-30米,集水井的井距为80-100米。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支抗氧化聚苯硫醚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平移门连动平行摆动机构